跑不动了,9月28日《捕风追影》票房500万,口碑好也没用!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9 14:07 1

摘要:9月28日《捕风追影》的单日成绩被钉在公告栏上,影院经理扫一眼就把明天的场次砍去三成,动作干脆得像切隔夜西瓜。

正在搜索500万对12.2亿,像把一滴水倒进长江,连响声都听不见。

9月28日《捕风追影》的单日成绩被钉在公告栏上,影院经理扫一眼就把明天的场次砍去三成,动作干脆得像切隔夜西瓜。

他们算得精:一张票38元,500万除以38,约等于13万人次,再除以全国1.2万块银幕,平均每块银幕一天只卖十张票,连电费都不够。

排片系统里,数字低于12%就自动亮红灯,系统比人更冷酷,直接把它踢进“可淘汰”名单。

同一天的《731》拿到54%的排片,票房1.1亿,场均人次58。

影院不在乎豆瓣没开分,也不在乎社交平台上的差评截图,他们只认一条:能卖爆米花。

数据显示,看《731》的观众有71%会买大杯饮料,附加消费比票钱还高。

资本提前把这一笔算进去,给影院返点每座5元,再送海报展架,经理们当然把黄金厅全给它。

排片经理私下说:“口碑是导演的脸面,流水才是我的饭碗。”一句话把行业底牌翻得明明白白。

《捕风追影》的发行方没掏这笔钱。

他们把钱花在动作特技和现场收音,飞机撞高架那场戏拍了18天,烧掉两千升汽油,成本堆在银幕上,却没人替它吆喝。

预告片只在微博投了一次流,预算30万,48小时就花完,点赞不到十万。

片方以为“豆瓣8.2”能当护身符,结果市场告诉他:评分是观众看完才给的,可观众得先能买到票。

9月27日傍晚,北京朝阳大悦城12个影厅,只留一个给《捕风追影》,排到22:50,上座率仍有7成,但系统只记录“满座200”,不会把“想买买不到”写进报表。

第二天排片继续降,因为系统判定“需求不足”。

《731》的打法相反。

题材自带猎奇,预告片里把人体实验镜头剪成0.3秒一闪,平台算法自动打上“可能令人不适”标签,反而推高点击。

上映前三天,抖音话题播放量破15亿,一半来自争议。

片方没花大钱做口碑维护,只雇了200个账号统一刷一句“历史不能忘”,把批评者挤成“不爱国”,舆论场瞬间站队。

票房曲线像火箭,前五天日均1.3亿,第六天开始掉,但基数已大,掉也掉得慢。

影院一看日跌不到20%,继续给厅,形成死循环:越给越卖,越卖越给。

到9月28日,它的累计票房14.78亿,排片仍占54%,而口碑已经拦不住,豆瓣短评区高赞写着“消费苦难”,却拦不住新观众买票,因为“大家都在看”成了新的消费理由。

《捕风追影》的12.2亿里,六成来自前两周,之后每天掉20%,像沙漏快见底。

片方曾试图在9月20日点映IMAX,想靠特效拉回关注,结果IMAX厅被《731》锁场,只拿到上午8:30和夜里23:10,观众起不了那么早也熬不了那么晚,上座三成。

院线给出的理由是“IMAX合同有保底”,其实就是谁返点多谁拿。

那天过后,发行经理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图:两只手机,左边显示《捕风追影》8.2分,右边显示《731》暂无评分,配文“现实比电影更黑色”,半小时后他自己删了,因为老板提醒“别得罪金主”。

国庆档预售一开,《前任4》和《志愿军》又把排片吃到70%,《捕风追影》只剩11%,系统提示“建议下调至9%”。

影院没人和钱过不去,哪怕知道它质量更好,也抵不过新片给的更高返点。

预估最终票房停在13亿,投资方能回本,但利润薄得可怜,下一部动作片再想拉投资,得先回答一句:“你能保证排片吗?”

观众层面一样现实。

60岁的刘阿姨在成都峨影厂门口说:“我想看《捕风追影》,可家附近只有上午场,我赶不上。”她不会用APP抢票,也不会坐地铁去远的地方,口碑对她只是邻居一句“听说好看”,而邻居也买不到票。

年轻观众更直接:打开购票软件,按“热度”排序,前五位全是《731》,顺手就点,至于豆瓣8.2,得先有人提醒才会去搜。

信息茧房把高分片埋进二级页面,埋得悄无声息。

行业数据透露,2023年票房过10亿的国产片共12部,其中5部豆瓣不到6分,排片占比平均55%;另外7部过7分,排片却只在首周拿到30%,随后被腰斩。

规律早就写死:前三天定生死,资本定前三天。

口碑想逆袭,得靠观众自来水,可自来水没有管道,只有人海,人海被排片挡在门外,流不进来。

于是出现荒诞场景:评分越高,场次越少;争议越大,排片越满。

观众骂完,钱已进了别人口袋,下一部还是同一套打法。

9月28日夜里11点,《捕风追影》最后一场结束,灯光亮起,银幕上滚出字幕“献给所有坚持真相的人”,观众席只剩7个人。

同一时间,《731》的午夜场卖出185张票,放映厅里有人边看边直播,弹幕飘过一句“这片子真烂”,紧接着打赏到账200元。

市场不分辨哪句是真心,它只认流水。

流水不会骗人,它只是把选择摆在你面前:到底要质量,还是要热闹?

你下次买票,是点开8.2分,还是点开50%排片的那一部?

来源:风中的承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