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影正处于转型期,一些老炮还不甘心自己落伍了,他们早晚会被淘汰。
大家好,我是王俊俊
今天是第3091天硬核不断更分享
防止失去联系!
今年国庆,预售才5000万。
和往年 战马嘶鸣的相比, 显得异常平静。
预售开启数日,竟无一部影片票房破千万。
春节档有《哪吒之魔童闹海》救市,
暑期档有《南京照相馆》撑场,
而这个长达八天的黄金周,似乎正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局面:
今年的国庆档,没有救世主。
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疲软,更像是一次市场情绪的集中体现。
旧的爆款公式正在失灵,新的观影选择尚未明朗。
不是电影不行了,是原有的创作模式不行了。
电影正处于转型期,一些老炮还不甘心自己落伍了,他们早晚会被淘汰。
而另一些人,还没找到新路径。
2025国庆预售,头两把交椅,
《刺杀小说家2》《志愿军:浴血和平》
先说《刺杀小说家2》作为《志愿军》三部曲的收官之作,这部电影背负着沉甸甸的历史重量。
前两部作品,已在国庆档取得了近21亿的票房。
这最后一部,将聚焦抗美援朝战争“边打边谈”的特殊阶段。
长达747天的停战谈判,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一段传奇。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背景下,这部电影的上映,本身就具有了超越电影本身的意义。
它是一次对历史的铭记,一次对和平来之不易的提醒。
然而,院线超过35%的最高排片占比,与其并不突出的预售成绩,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张力。
观众对于陈凯歌式的宏大叙事,以及贯穿三部曲的某些选角,似乎也开始流露出审美疲劳。
影片的底气,首先来自于“三国”这个家喻户晓的题材。
它以曹操为主角,讲述其讨董卓、迎天子、战官渡的崛起之路。
视觉上,影片大胆采用了水墨风,试图将中国传统美学,与历史的厚重感相结合。
更引人注目的是,著名学者易中天,首次跨界担任编剧和监制。
他对三国历史的深入研究,为影片的内容质量提供了保障。
配音阵容中,人气演员檀健次的加盟,也为影片带来了额外的关注度。
不推荐。
这部电影,在港片迷的心中,早已成了一个传说,一个等待了八年的梦。
2015年立项,2018年杀青,耗资从1.8亿飙升至4.5亿港币。
它的演员阵容,在今天看来,堪称“华语绝版”:
金城武、刘青云、梁家辉、古天乐、高圆圆……
特别是金城武的回归,他上一部电影,还是2017年的《喜欢你》。
然而,过长的制作周期,
在戛纳展映时,因剪辑问题导致的灾难性差评,
导致,惨淡的预售票房和低迷的排片,似乎正在预告一场悲剧的发生。
黄渤、范丞丞主演的合家欢喜剧,改编自小说《皮囊》,
试图在笑声中,探讨闽南人独特的生死观。
但2亿的成本,近30位明星的加盟,与其不温不火的预售,形成了一种尴尬的局面。
新人王安宇的大银幕首秀,则将目光对准了“反扒”这一现实题材。
关于反扒,去年写过郭京飞的《黄雀》,可以参考。
檀健次主演,更是大胆地触及了国内首个“聋人反诈”题材,
改编自中国首位手语律师的真实经历,具有极强的社会价值。
但导演和编剧履历的空白,也让影片的最终品质,打上了一个问号。
此外,还有
《猪猪侠》IP二十周年的纪念之作《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
“卡神”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水之道》的重映,附带了续集《阿凡达:火与烬》的独家片段。
总体来看,2025年的国庆档,没有一部电影,敢说自己稳操胜券。
观众的口味正在变得越来越难以预测,电影的热情和信任度也渐渐被耗光。
来源:俊俊电影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