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的朋友圈,为什么越来越大?

快播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7 23:05 2

摘要:早几年,还比较单纯,只要在不同的场景去强调“智慧重塑豪华”这句颠扑不破的品牌核心词,再配上不断增长的问界销量,什么局面都能扛下来。

当你变得越来越好的时候,你身边的好人就会越来越多;当一个品牌变得越来越好的时候,它的朋友圈也就会越来越高端。

——导语

前言:忙碌的问界

如果赛力斯高管的微信朋友圈是一个窗口,那其中投射出的最大信息量,叫做“跨界”,俗称则是“破圈”。

早几年,还比较单纯,只要在不同的场景去强调“智慧重塑豪华”这句颠扑不破的品牌核心词,再配上不断增长的问界销量,什么局面都能扛下来。

但现在,要应付的场景难度,是越来越高了,也越来越跨界了。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赛力斯的对外交流中,“问界”的形象和品牌势能,也变得更加饱满、丰富、多元——赛力斯是整个集团,而问界就是进攻阵形中最犀利的品牌武器。

让我们看看赛力斯或者说问界,最近都在忙什么——

——9月初,赛力斯在慕尼黑车展召开了动力技术发布与交流会,这还算是比较“纯粹”的本职工作;

——9月中,赛力斯参加中国和印尼建交75周年活动,相关负责人到场并全程英文讲话,这里的要素就比较多了,有外交、有出海、有跨界、有文化;

——9月下旬,我几乎是瞠目结舌了,问界与国家顶级IP金鸡百花电影节跨界合作开始继6月后再次二度官宣,电影和科技、品牌和艺术之间的深层次关系,需要被表达的靠谱又有分寸;

当一个赛力斯高管朋友圈里,能够投射出体育、艺术、文化、科技、外交、赛事等种种看似并不相关但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事物时,其实,我们已经不用再去统计赛力斯参加了、赞助了多少种从形式到内涵完全不同的活动、会议、赛事,我们只用记住一件事——问界的品牌破圈,成了。

01

为什么说问界的跨界,成了?

文章的开头,我得先告诉大家一个很现实、甚至有点残酷的事实——这些让赛力斯忙得飞起的各种赞助、活动、报道,并不是“花钱就能上”的活动,而是稀缺的不能再稀缺的资源。

你知道如今的电视开机率有多低吗?你知道一个综艺要火多难吗?你知道一个能像金鸡百花电影节颁奖这样的活动的赞助商能排队排得多长吗?

以前,这些资源,并不稀贵,或者至少没有这么稀贵;但是,现在是智能手机的时代,是流量的时代,是传播的粉尘化时代。这个时代里,在亿人亿面的算法推送之下,人们的关于品牌的共识在瓦解,去中心化的营销只能解决营销的KPI但无法造成品牌势能的提升,能够一次引爆一个品牌的中心化场景越来越少,每次、每一个这样的具有聚焦效应的活动,都变得比以前稀贵了十倍、百倍。

但是,为什么赛力斯不但可以在短短几年内崛起,还能顺利的拿到一张又一张的通向更高端、更稀缺的活动的入场券?

其实,说破了,道理也很简单——商业世界有个朴素的经验:当你干的得越出色,你身边的好人就越多。或者,换成品牌语言就是——当一个品牌变强,它身边会就自动聚拢“更好的活动、更好的平台、更好的伙伴”。

过去两年,赛力斯把这句俗理,演成了教科书般的品牌操作指南:从春晚大秀到金鸡百花,从总台“品牌强国工程”到世界级赛事,活动越做越“中轴”,报道平台也一路“上分”。旁观者觉得是“运气好、预算厚”,但真正的答案更像一台精密的飞轮——你看见的是光影流转,听不见的是背后精心构建的齿轮咬合。

02

先把飞轮转起来:让实力能“被看见”

品牌要让世界爱上,首先要给世界一个“看得见你”的理由。

而赛力斯生逢其时,它在一个大国崛起的时代,站在一个中国产业界要去回应世界——中国能否赢得新能源、智能化的造车新浪潮的全球级、国运级竞争的时代。

而赛力斯给出的,是在聚光灯、显微镜下也站得住的产品力。截至目前,问界全系累计交付突破 80 万辆,其中 问界M9累积 交付24 万+,18 个月稳居 50 万级豪华车销量冠军;问界M8交付 9 万+,40万级豪华车销量冠军;问界M7 2024年累积交付近 20 万,新款小订又过 23 万。这些数字不是背景音乐,而是激昂的鼓点——它们证明:问界不仅能大大方方“上节目”,也能踏踏实实“接订单”。

实力露出之后,舞台自然向你移动。

所以有了2025 年春晚重庆分会场,780 台 M9把智能车变成“舞台灯光矩阵”,中国国家艺术体操队、时代少年团同场共演;有了新闻联播用“跨界创新”“领先科技”“智慧重塑豪华”定调……有了成为汽车强国战略合作伙伴,有了把“品牌安全感”直接锚在国家级平台;更有了今天的金鸡百花电影节全程战略合作……

简言之,一个又一个的“中心化场景”,像是给飞轮加的配重块——越转越稳,越稳越快。

03

“好活动”挑赞助商,比赞助商更挑它们

如前所言,顶级活动从不缺大金主,它们期待的是能一起把舞台和品牌的结合,做成一门成功的艺术和成功的案例的大机遇,而赛力斯恰好补上三样稀缺品:

其一,高度的确定性。

春晚也好、顶级赛事也罢,都不是临时工项目,它们都有空聚——任何“彩排不稳”的品牌都进不去,任何“打了广告后却越来越差”的品牌一定会被远离。

而赛力斯把“超级工厂”变舞台、把“整车群控”变灯光语言,把销量做成永不下滑的曲线图,把用户的安全做成120%可控的事件……这种安全感,对春晚、总台、电影节这类平台而言,有一个术语,叫可控的创意+边界安全阈值超高的品牌。

其二,赛力斯自带的强大的叙事力。

任何活动都欢迎能讲故事的品牌,讨论只会念广告语的品牌。

赛力斯自带的叙事力,实在太丰富。有民营企业家的逆袭,有科技巨头的死中求活,有中国智造的大杀四方——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豪华汽车是什么”的答案,已经在新能源、智能化时代重写了。而赛力斯就是这个重写的人,这个品牌把“安全是最大的豪华”“科技带来安全”合在一句“智慧重塑豪华”,一句话把优势点(技术)、差异点(新豪华)、痛点(安心)锁死。

关键是,它不是漂亮口号,而是消费者在购车场景里的 JTBD(Jobs to be Done),大平台喜欢这种叙事——因为它能被看懂,也能被复用。

其三,赛力斯的兑现力。

曝光不是终点,转化才是平台要的闭环。销量、价盘、用户口碑(NPS)的连锁反应,说明问界的品牌不是“烟花”,而是“基建”。基建通了,后面装灯带就不费力;平台也乐于与“供电稳定”的伙伴长期合作,这就是为什么越到后面,朋友就越好交,顶级资源就越容易上。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这次金鸡百花的合作,就能像剥洋葱一样搞的明明白白——与电影节携手探索科技与电影艺术深度融合的全新境界,是问界品牌发展历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这不是夸饰之词,因为品牌的上行空间,一定在文化层。

有如赛力斯高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的:“问界品牌自诞生之初就蕴含着跨界基因,‘问是探索与前行,界是跨越边界、开创境界’,这次与电影的跨界合作可谓相得益彰。电影艺术给观众带来视听盛宴,问界则以智慧科技重构用户的出行体验,双方在价值追求上高度契合”。

显然,正如电影通过光影艺术讲述时代故事、传递时代价值,问界也正通过对智能科技的探索,向世界展现中国品牌的创新高度。未来,值得期待的正是11月问界与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展的深度合作,让我们感受一些如何用现实中的赛力斯黑科技,共创并焕新‘科技+电影’的新境界!”

04

从“湖里扑腾”到“海里巡航”:中心化资源要一口一口吃

品牌传播像吃馒头:要吃到第 N 个才会饱,而且不能把饱这个结果,只归功于最后一个。

所以,你问我,春晚、总台、国家队、电影节、顶级赛事……哪个对赛力斯更重要?该如何取舍,又是否能取舍?

我的看法是,每一个都是主食,都是大菜,都不是零食。

它们有特点,那就是——贵、慢、难,也就是预算特别高,心智侵入慢,创意执行难。

但赛力斯的策略,是针对这种中心化场景特性所特有的路径正确的坚持——年年有大场、场场有新意,且始终在同一主张下打“组合拳”。这种坚持的结果并不是“杂乱”,而是“沉淀”。为什么有的新品牌不停的换代言、改品牌语、上新车系甚至新品牌,却始终难以成功?

抛却产品力层面的问题不讨论,它们和赛力斯最大的区别是——赛力斯的用户,永远在不同场域反复接收精心编制但同一内核的信息,于是“科技=豪华”的通路终于被打通——价盘不靠降价、口碑不靠抽奖,这样的品牌才立得住。

05

飞轮的四个齿轮:商业社会的“好人密度”定律

回到那句俗理:你混得越好,身边好人越多。放到赞助学,就是四个齿轮组成的一套系统:

第一个齿轮,叫选择权上升。当赛力斯成为品牌美誉度的高信用主体,优质活动就会自己靠拢,低质活动自然被筛出——这叫筛选效应。

第二个齿轮,叫重复博弈。春晚、总台、电影节、世界级赛事都是“每年见”的场域;只有一次出色的执行,才能换来下一次更大信任——只有赢得不断博弈的入场券,才有机会收获声誉的复利。

第三个齿轮,产品力的护城河,顶级平台的合规、试错、创新标准都极高,能过这一关的品牌不多,过了就是护城河。

第四个齿轮,叫激励对齐。也就是当平台要“内容×口碑×转化”的三赢,赛力斯的叙事与品牌能力,能把三者穿成一根线,让共赢自动变成更长久的共生。

当四个齿轮同时咬合,飞轮就形成了自我增强:产品真金→中心化准入→高质量注意力→更强转化与价盘→更高品牌势能与现金流→反哺更强产品与更大舞台。

06

“别蛮干”的底层逻辑:品牌是基建,不是烟花

赛力斯不会告诉你的是,在竞争的过饱和时代,有时候再精确校准的品牌飞轮也可能空转——烧钱、热闹、但没复利。

赛力斯直到今日没有踩坑,不为别的,因为它坚持基于务实的品牌管理。

基于务实的品牌管理,首先要“求真”。这个“真”,就是不为“声音份额”牺牲“市场份额”;不靠价格下探换体量,而靠产品力与服务把溢价守住;把每一次大舞台的创意资产沉淀为可复用素材,再有效回流到门店、社媒、发布会,甚至是每个员工的朋友圈;最终用曝光→心智→线索→成交→NPS→转介绍的指标链条自我校准。

只有如此求真务实,才能把看似是空军的品牌攻势做成新基建,基建的代价很高,但好处是——它可以永续供电。

结语

从被看见到被需要

这两年,赛力斯完成了一个不容易的品牌跨越——从“被看见”到“被需要”。

被看见,靠烟花;被需要,靠基建。在过去的几年里,它把“中心化稀缺资源”当主食,把“科技铸就豪华”当底层,把“长期重复做内核校准的事”当组织纪律。于是,当它发展得越好,站在它身边的,就越是好活动、好平台和好伙伴;飞轮越转越快,越转越稳,直至某一刻,舞台不再是它的幸运,而是它的分内。

品牌建设的最高境界,不是“今天上了什么热搜”,而是“明天起,我不用解释我是谁”。在这一点上,赛力斯已经给出了一条可供复刻的路线图:让实力被看见,让叙事能落地,让平台愿共生,让用户愿推荐。接下来的金鸡百花电影节,可能是一次新的挑战,但一定因为赛力斯而更好看。

来源:胡说成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