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片子上映前把期待值拉到顶:章子怡监制兼女主,民国杀夫案改编,赵丽颖演疯批原配,杨幂演狠辣舞女,预告片里两人对峙镜头一放,全网喊预定影后。
《酱园弄》零提名,章子怡也救不了,杨幂赵丽颖到底输在哪?
名单公布那一刻,微博热搜直接爆了。
《酱园弄》挂零,杨幂赵丽颖双双缺席,粉丝集体傻眼。
这片子上映前把期待值拉到顶:章子怡监制兼女主,民国杀夫案改编,赵丽颖演疯批原配,杨幂演狠辣舞女,预告片里两人对峙镜头一放,全网喊预定影后。
结果金鸡连技术奖都没给,真·颗粒无收。
不是评委瞎,是规则早变了。
我连夜翻了近五年提名表,发现一个冷到冰点的真相:商业片演员想拿金鸡,必须先让片子拿到主竞赛入场券。
今年《酱园弄》连初评都没进,演员再出彩也失去被讨论资格。
去年同档期的《追月》能爆冷,是因为片方提前把片子送评小范围展映,评委提前看到,何赛飞这才杀出重围。
杨幂赵丽颖团队显然没做这一步,一步慢,直接出局。
再看对手。
咏梅凭《小小的我》入围,这片子票房才1.2亿,但人物弧光完整,哭戏三段层层递进,评委最吃这种稳。
宋佳在《好东西》里演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提前三个月去养老院做义工,每天抄病人日记,现场拍一条过一条,技术流打法。
段奥娟更狠,第一次演电影就挑了聋哑人角色,手语全是真学,拍摄期零替身。
相比之下,杨幂在《酱园弄》里的高光只有三分钟,赵丽颖戏份被剪到只剩四十分钟,人物都没立住,拿什么打?
还有一条隐藏线:年龄。
今年金鸡提名名单里,30岁以下演员占四成,易烊千玺、刘昊然、段奥娟全是95后。
评委圈在换血,北电中戏新增的青年评委占票池35%,他们天然偏向同代创作者。
杨幂86年,赵丽颖87年,刚好卡在旧时代与新时代中间,不上不下最尴尬。
不是演技退步,是赛道换了,她们还在老地图里找路。
粉丝最爱说的“商业文艺平衡”早就不存在。
去年《封神》拿最佳影片,片方先拿龙标再跑影展,一路做学术放映,把商业片包装成文化事件。
《酱园弄》团队把预算80%砸在营销热搜,路演跑的是票房城市,没留一分钱做评委公关。
票房5.8亿又怎么样?
评委连看片会都没收到邀请,怎么给你投票?
电影奖从来不是观众票选,谁能让评委看见,谁才有入场券。
最扎心的是,两位女演员今年其实各有王牌。
赵丽颖在《向阳花》里演刑释母亲,素颜出镜,豆瓣短评一水“认不出”。
杨幂在《哈尔滨1944》演双面特工,原声台词冲上热搜。
两部片子都赶在十月后上映,错过金鸡报名窗口。
换句话说,她们不是没好作品,是好作品没赶上档期。
演员再努力,也拗不过时间差。
明年再战,对手又换一批新人,机会窗口只会更小。
想拿金鸡,记住三句话:
提前一年做评委放映,别把票房当护身符。
角色要完整,高光再炸不如人物立得住。
30岁前冲一把,评委愿意给年轻人交学费。
奖是结果,不是目标。
片子先被看见,演员才能被记住。
来源:聪明饺子E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