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0年深冬,我刚走上记者岗位不到一年时间,就有了一次去小甸采访水利冬修的机会。那时交通不便,小甸虽离县城不到一百公里,但如果想当天往返比登天还难。我吃好晚饭,就让镇党政办的同龄人小方,陪我去小甸特支遗址看看。没有想到的是,我心中的革命圣地是那么的荒凉,院内
加入《惊涛》主创团队是领导突然交给的任务,更是一个天大的惊喜!因为这将要实现我三十年前的诺言。
1990年深冬,我刚走上记者岗位不到一年时间,就有了一次去小甸采访水利冬修的机会。那时交通不便,小甸虽离县城不到一百公里,但如果想当天往返比登天还难。我吃好晚饭,就让镇党政办的同龄人小方,陪我去小甸特支遗址看看。没有想到的是,我心中的革命圣地是那么的荒凉,院内杂草丛生,纪念碑上的文字已经有很多看不清楚了。尽管如此,我耳边仿佛仍然听到烈士曹蕴真留下的铮铮誓言:“没有艰苦奋斗、流血牺牲,就不能换取革命的胜利。我把青春献给党,革命的鲜花会开得更红。”
回到招待所,我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想着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今天的人们知道并记住家乡的英烈。他们献出生命时是那么年轻,作为他们家乡的新闻电视工作者,我有责任去表现他们!我暗暗下定决心,这也可以说是我30年前许下的一个诺言。
在之后的三十多年新闻采编工作中,我采访、编播了上百篇关于小甸特支的新闻稿件,参与制作了十多部专题片。我参与导演的情景剧《小甸星火》,甚至得到了上上下下的一致好评,但我仍然感到没有更加全面、更加完整、更加深入地讲好小甸故事,这一直是我的一个遗憾。
2021年是党的百年华诞,当年3月,我接到著名作家潘小平老师的《惊涛》文案。坐在电脑前,我一口气读了两遍。一段段文字在我眼前,变成了一幅幅鲜活的画面,我感觉自己一下子回到了那个年代,而我有幸进入创作团队,自己多年前许下的那个诺言,也终于有机会实现!在之后的工作中,我一直沉浸在百年前,安徽建党早期的情绪氛围中,好像就没有从这种感觉里走出来过,没想到年轻的导演韩波和唐娟娟,竟然也有和我一样的感觉。我和他们相差20岁的年纪,但我们之间完全没有代沟,我们怀着一样的激情,一样的感动,一年半的辛劳和努力,终于迎来了《惊涛》的首播!在这里,我要郑重感谢省广播电视台、市县宣传部门以及党史专家、学者们的支持和帮助,是他们给了我无穷的创作力量!
让我高兴的是,纪录片拍摄期间,每次到小甸集特支纪念馆去,都能看到许多人去瞻仰革命先烈,了解他们的青春故事。6月24号下午,纪录片《惊涛》首播发布仪式当天,我再一次走进纪念馆,来到先烈们的塑像前,深深地鞠了一躬,忍不住两行热泪夺眶而出。三十年了,我从青春到华发,一万多个日日夜夜,在我临近退休的时候,终于了结了一桩心愿。三十年前的那个冬天,很近很近,三十年前的那个冬天,很远很远。小甸的青春故事,将在这片土地上继续,小甸的红色基因,必将代代相传!
作者简介
张国成,纪录片《惊涛》编辑、寿县融媒体艺术总监、总编室主任。
来源:海豚真实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