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次活动以国庆节与抗美援朝纪念日为双契机,旨在通过光影艺术激活厚重的历史记忆,让红色基因滋养时代新人。通过修复后的经典红色电影巡展,让经典影片的胶片质感和温度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的情感纽带,在全社会激扬爱国情怀,引发集体共鸣。
“致敬英雄·礼赞祖国”电影党课暨经典红色电影巡展开幕式昨天在浦东新区航头镇文化中心鹤沙分中心举行。
本次活动以国庆节与抗美援朝纪念日为双契机,旨在通过光影艺术激活厚重的历史记忆,让红色基因滋养时代新人。通过修复后的经典红色电影巡展,让经典影片的胶片质感和温度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的情感纽带,在全社会激扬爱国情怀,引发集体共鸣。
五部经典影片重返银幕 光影艺术传承红色基因
活动在《英雄儿女》《上甘岭》等红色经典电影主题曲《我的祖国》《英雄赞歌》优美激昂的音乐声中拉开帷幕。
航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檀莉在致辞时表示,“这些经典影片不仅是艺术的瑰宝、历史的见证,更是精神的火炬、民族的脊梁。它们用影像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用艺术诠释了英雄主义的真谛。”
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庄严正式发布这次影展的五部经典影片,他动情地说,“我们做了一件‘笨功夫’:逐帧修复这些老电影。经典的价值不在‘封存’,而在‘传承’。这些修复后的影片,每一帧都保留着历史的颗粒感,却因技术的‘新生’,让英雄的故事更清晰地抵达当下。当今天的年轻人问‘什么是英雄’时,这些影片就是最好的回答。”
此次巡展的五部影片均承载着独特的历史意义:《开国大典》重现了1949年那个振奋人心的历史瞬间;《平原游击队》展示了抗日战争中的智慧与勇气;《董存瑞》塑造了舍身为国的英雄形象;《上甘岭》和《英雄儿女》则颂扬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的英勇事迹。这些修复后的经典之作,使当今观众能够通过更为清晰的画面,深刻感受那段峥嵘岁月中的热血与信仰。
敬老特色影院试点启动 挖掘银发群体观影潜力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中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迫切。本次巡展活动同步启动了“大象分众放映联盟”敬老特色影院试点授牌仪式。大光明丽星VIP影城航头店和上影国际影城新紫茂店作为全国首批敬老特色影院,将长期安排放映适合银发群体观看的经典老片、戏曲电影、人文纪录片等题材和类型。同时,还推出针对社区老人的9.9元惠民观影福利,通过降低观影门槛,让更多中老年观众能够走进影院,重温那些承载着集体记忆的光影故事。
此外,试点影院将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逐步推出大字票根、热水供应、专人引导等适老服务,让每位银发观众都能享受舒适的观影体验。同时,影院还探索“观影+讲座”的跨业态模式,邀请电影学者、历史专家与观众面对面,深入探讨影片背后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让他们在光影叙事中感受温暖与情感共鸣,进一步丰富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挖掘了银发群体的观影潜力,更为他们搭建了一个情感交流与文化传承的平台。
电影党课与映前导赏 深度解读经典价值
《开国大典》的导演肖桂云惊喜“空降”活动现场,回顾了《开国大典》的创作历程。当时影片的预算仅有500万元,要求在一年时间内完成,涉及138位历史人物和15万名演职人员。她深情地回忆道,“当你面临抉择而奋不顾身的时候,会产生很多灵感,命运之神也会眷顾那些迎难而上、勇气和决心同在的人。”
中国夏衍电影学会会长、中影集团一级导演、资深电影监制江平以《穿越镜头看百年》为主题,结合《开国大典》《英雄儿女》等影片案例,生动剖析了红色电影作为党史载体的独特价值。他通过还原经典台词与历史场景,让观众沉浸式感受“从延安文艺座谈会到新时代人民史诗”的艺术脉络。现场党员纷纷表示:“这堂党课既有理论高度,又有情感温度,让我们从光影中汲取了实干力量。”
当天下午2点,《开国大典》作为开幕影片在上海大光明丽星VIP影城航头店上映,导演肖桂云亲临现场,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珍贵的映前导赏。
本次巡展为期三个月,涵盖国庆节、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深入机关、学校、社区等多种途径,将红色经典影片打造为流动的党史教育课堂。
本次活动在浦东新区区委组织部的指导下,由航头镇主办,长影集团(上海)影视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和大象点映(上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来源:文汇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