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部《同心难改》2008年上映的英国剧情/爱情电影,由丽莎·蕾 / 茜多·塞丝 / 安东尼娅·弗林 / 达里普·塔西尔 / 妮娜·瓦迪娅主演,片长82分钟,评分8.1。
第一部《同心难改》2008年上映的英国剧情/爱情电影,由丽莎·蕾 / 茜多·塞丝 / 安东尼娅·弗林 / 达里普·塔西尔 / 妮娜·瓦迪娅主演,片长82分钟,评分8.1。
这部影片像一杯加冰的玫瑰奶昔,甜得冒泡,又凉得扎牙。传统中东家族的“豪门婚礼”正在密锣紧鼓地彩排:金箔蛋糕、水晶吊灯、宾客名单长得像超市小票,可新娘Tala的心却偷偷翻墙——她一眼相中笨拙又柔软的Leyla,理由简单到荒唐:那个女孩连点咖啡都会结巴,却敢把她的玩笑当众接住。
恋爱戏没有狗血慢镜头,全是“小动作”发电:图书馆里同时伸手抽一本书,指尖相触像短路;出租车后排,Tala把耳机分一半,歌词刚唱到“我不能思考”,她就真把脑袋靠在对方肩上。观众刚想姨母笑,家族婚礼倒计时像闹钟一样砸下来——婚服越华丽,Tala的脸越白,仿佛被一层层金箔封印。
最戳心的是婚礼前夜:她在泳池边来回踱步,水面映出烟花,也映出Leyla在远处偷偷伸出的手——那一秒,观众集体屏住呼吸:跳下去是自由,退回去是牢笼。片尾没有轰轰烈烈的逃婚,只有Tala把高跟鞋踢进草丛,赤脚奔向那辆旧皮卡,尘土扬起,像给传统道德吃了一嘴沙。看完只想把自家闹钟调晚一点——毕竟,谁不想在“必须结婚”和“只想相爱”之间,任性按下一次贪睡键?
第二部《吻我》2011年上映的瑞典剧情/爱情电影,由鲁斯.维嘉.费尔南德茨 / 丽芙·姆琼斯 / 克里斯特·亨利卡森 / 莱娜·恩卓 / 乔金·奈特奎斯特主演,片长103分钟,评分7.4。
这部影片像一场订婚宴上打翻的香槟——气泡翻涌,甜中带辣,谁也来不及找抹布。米娅穿着端庄小礼服,端着香槟杯向“未来妹妹”福瑞达举杯,眼神却在空中撞出火花:一个是准新娘的女儿,一个是准新郎的闺女,理论上该互称姐妹,实际上电流噼啪。导演坏得很,把“禁忌”藏在细节:交换戒指时,两人的手指多停了一秒;切蛋糕时,奶油沾在唇角,彼此却盯着对方擦。观众刚想替她们紧张,镜头已把未婚夫蒂姆变成背景板——他越体贴,气氛越尴尬,仿佛在说:婚礼请柬都发了,你们却想逃票?
真正让人窒息的是那场雨夜车戏:车灯照着湿漉漉的挡风玻璃,米娅终于把“我喜欢你”说出口,声音比雨刷还颤抖。福瑞达没有回答,直接吻上去——那一刻,观众听见自己心跳盖过雨声。片尾没有大团圆,也没有撕破脸,只有两人隔着人群遥遥相望,像把“以后怎么办”踢给观众。看完只想把自家婚礼请柬翻出来检查——谁知道下一对“姐妹”,会不会也在偷偷交换眼神?
第三部《布卢明顿》2010年上映的美国剧情/爱情电影,由Sarah Stouffer / Allison McAtee / Katherine Ann McGregor主演,片长82分钟,评分7.4。
这部影片像一部把“成长疼痛”调成慢速播放的私人Vlog。22岁的Jakie离开加州阳光,一头撞进中西部萧瑟的校园,把“独立”二字写在每本教科书的扉页,却没想到真正教她独立的,是讲台上那个穿风衣、声音低柔的女教授。课堂上的对视多停留一秒,观众就能听见电流滋啦声;办公室“补课”时,指尖在桌沿轻碰,像把火柴划过砂纸——火苗蹿起,谁也不敢先收手。
最撩人的是图书馆那场“借书戏”:教授把书递过去,Jakie故意不接,让两人的手指在书脊上多停三秒,镜头特写里,书页在颤,观众的心也跟着颤。可当Jakie开始追问“我们算什么”,镜头立刻切到空荡的停车场——原来激情再热,也填不满身份差距的冷。片尾没有狗血大哭,只有Jakie拖着行李箱穿过校园,回头望一眼那间再也不会亮灯的办公室,观众才恍然:所谓成长,就是学会把火熄灭,然后带着余热继续走。
看完只想把自家大学地图翻出来——谁知道下一节选修课,会不会也藏着改变人生轨迹的“意外学分”?#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来源:吉棠说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