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意收购万达电影后,新故事才刚刚开始

快播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6 07:38 1

摘要:交易达成后,万达电影、中国儒意业绩下降甚至是亏损;此前颇多经典的两大电影公司,近年也并未推出新的重磅,甚至在接下来颇为关键的十一档中,几乎没什么存在感。

斑马消费 陈碧婷

儒意收购万达电影后,市场一度质疑这场宏大交易的价值。

交易达成后,万达电影、中国儒意业绩下降甚至是亏损;此前颇多经典的两大电影公司,近年也并未推出新的重磅,甚至在接下来颇为关键的十一档中,几乎没什么存在感。

不过,儒意系掌舵人柯利明,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电影人,而是一位文娱产业的投资人。他以影视业务入圈,近年却带领儒意布局游戏业务,今年还投资了潮玩产业。收购万达电影后,中国儒意先后投资游戏公司有爱互娱、北京永航,潮玩品牌52TOYS,以及快钱金服,初步构成文化+科技+金融的产业版图。

市场不用焦虑,柯利明用儒意和万达电影编织的IP大网,也许很快就能迎来丰收时刻。

蛇吞象

万达电影的高峰和儒意影业的起步,都发生在那如梦似幻般美好的2013年。

那时候,万达院线在中国市场已经坐上了头把交椅,便计划朝影视行业纵向发展,以及横向开启出海扩张。

当年9月,号称投资500亿元的青岛东方影都开工,展示出了万达在影视制作与投资上的雄心。年底,万达文化板块旗下最重要的海外资产,AMC院线在美股上市。万达院线因为国内上市流程等原因,则要等到一年以后才登陆了A股市场。

那个时期,影视行业的明星公司是华谊兄弟和光线传媒,2012年国产电影票房榜靠前的几部作品,几乎被它们包场。

2013年,一家电影新势力,杀了进来。知名演员赵某转型导演的第一部作品,《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成为当年五一档的大热门,狂揽7.19亿元票房,成为当年的国产片票房亚军。

这部电影的投资方,都是几家新面孔,其中就包括柯利明的儒意影业,这也是他投资的第一部电影。

尽管,在此之前儒意已经投资了《铁齿铜牙纪晓岚4》《琅琊榜》等多部电视剧,但直到柯利明摘下影视皇冠上的那颗珠宝,才让电影行业正式认识了他。

自此,柯利明带领儒意影业异军突起,通过《老男孩猛龙过江》《小时代4》《你好,李焕英》《独行月球》等一系列口碑、票房双丰收的作品,跻身主流电影公司之列。

老大哥万达院线2015年上市,但谋划多年的影视业务注入计划,迟迟未能成功。另外,万达院线背后,王健林的万达系,正在进入水逆周期,直到2017年与融创富力的世纪大交易,才赢得几年的喘息机会。

2019年,缩减合并范围后,万达影视注入万达院线。完全体的万达电影,即将开启自己的新征程。正是在这个阶段,万达培育出了自己的王牌IP唐探系列。

然而,几年之后,因万达商管上市受阻,以及市场的全面转向,万达系陷入更深的危机之中。王健林不得不割肉自救,这一次,居然也包括了万达的面子业务——万达电影。

2023年前后,王健林旗下公司分批向柯利明和中国儒意转向万达电影股权。到2024年初,柯利明取代王健林成为万达电影的实际控制人。近期,王健林的一致行动人再度减持万达电影,大有完全退出之意。

中国儒意,这个影视行业绝对的新手和外来者,为何能吃下老牌巨头万达电影?柯利明,到底是何方神圣?

电影资本人

当影视行业都在问“柯利明是谁”的时候,往往意味着故事没有这么简单。但是,大众能看到的,往往是标准答案。

柯利明1982年出生于“学霸聚集地”湖北黄冈,初中毕业后就远赴澳大利亚求学,主修风险管理学和货币银行学,毕业后在香港的对冲基金担任高级分析师。

2008年,金融海啸来袭,“内忧外患”之下,柯利明转行接手哥哥柯久明的广告公司。经营过程中,他通过分析,发现影视娱乐行业的市场机遇,便果断投身其中。

柯利明的自我认知是,“我从来不会定义自己是一个电影人,我是一个投资人”。

这种经历,也为后面所有的故事埋下了伏笔。儒意几乎是中国影视行业,资本化故事最丰富、最曲折的公司之一。

2014年之后的那几年,A股上市公司跨界影视、游戏成为一时热点。因为有《致青春》等成功作品,儒意影业也成为热门标的,先后与富控互动(已退市)、天神娱乐、吉翔股份、杉杉股份等A股上市传出绯闻。

屡战屡败后,心灰意冷的儒意影业,南下港股,2021年借壳恒腾网络,成为如今的中国儒意。值得一提的是,恒腾网络原为恒大旗下的互联网产业运作平台,并得到了腾讯的大力支持。

两年后,柯利明与中国儒意吞并万达电影。儒意从一家影视行业新秀,彻底成长为行业巨无霸。

万达电影旗下万达院线,已经连续16年位列中国市场第一;截至目前在350个城市拥有700家直营电影院。今年上半年,全国票房TOP100的电影院中,万达影城占了51家,比去年同期增加4家;TOP500影院中,占了246家,增加30家。

万达电影旗下万达影视,拥有唐探系列、误杀系列等多个经典IP,深度绑定近年的热门导演陈思诚。

况且,这种影视行业的生态联盟,能够对业务起到莫大的促进作用。投资电影的同时还能掌握排片,大大提高了爆款的命中率和利益空间。

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化的前半段,形成了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博纳影业、万达电影四大民营电影公司。期间,还出现了乐视影业、北京文化这样的行业黑马。

风吹雨打二十年,巨头大多沉落矣。六大民营电影公司,基本只剩下光线传媒带着《哪吒2》,仍然站在行业C位。

但市场仍然在前进。后起之秀们,通过引入新的资本,以及整合老牌巨头们的行业资源,形成了四大民营电影新势力:猫眼娱乐背后站着美团、腾讯与光线传媒;儒意影业+万达电影;韩寒的亭东影业+果麦文化背后是博纳影业;欢喜传媒绑定多位知名导演。

新一代的民营电影公司,不仅电影拍得好,更得到了资本运作的强力加持。新的生产力,新的组织形式,形成了新的影视行业头部阵营。

资本永不停

完成对影视巨无霸万达电影的吞并后,市场迅速给了中国儒意一点小小的教训。

2024年,因电影市场大幅收缩,万达电影营业收入下降15.44%至123.62亿元,由盈转亏、净利润-9.40亿元。中国儒意旗下内容制作业务收入缩水超九成,尽管有南瓜电影和游戏等业务支撑基本面,但上市公司仍然亏损超2亿元。

2025年以来,电影市场整体火爆但冷热不均,热闹的只有《哪吒2》和它背后的光线传媒。万达电影也能因为院线业务平均分配到行业红利,两家公司迅速扭亏为盈。然而儒意+万达的影视业务依旧表现欠佳。

更严重的是,整个电影市场,仍然未能恢复到正向循环中。市场供应不足的情况依然严峻,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仍然处于低位。这种状况不仅让影视业务承压,也会拖累院线业务的业务稳定性,对儒意和万达电影形成“双杀”。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2024年十一档失利,连带着影响了今年的贺岁档、五一档和暑期档。所以,今年的十一档,仍然是电影市场的关键之战。

中国电影、博纳影业、华策影视等公司摩拳擦掌,带着《志愿军3》《三国的星空》《刺杀小说家2》,背水一战。儒意和万达电影,只参与了一部并不被看好的《浪浪人生》。

所以,当市场对十一档的预期升温,博纳影业、华策影视股价接连暴涨;万达电影、中国电影平均受益;另一边,儒意影业则几乎是波澜不惊。

好在,柯利明的重心并不在此处,而是有着更大的资本与产业图谋。

收购万达电影后,中国儒意并未停止资本运作的步伐,同时也将万达电影作为自己交易主体的一部分。

2024年5月,中国儒意旗下游戏业务平台景秀游戏,从字节跳动收购有爱互娱,拿下《红警》IP;2025年1月,景秀游戏收购《QQ炫舞》开发运营公司北京永航30%股份,与腾讯合资;5月,儒意+万达影业,斥资1.44亿元投资52TOYS;7月,中国儒意收购快钱金服30%股份,深化文化+科技+金融的战略布局。

在潮玩市场中,52TOYS是最有希望成为下一个泡泡玛特的公司之一。拿下这轮战投后没多久,52TOYS披露招股书,冲击港股主板上市。

从最近的资本路径来看,柯利明想要涉足的,远远不止电影产业,而是整个文娱版图,影视只是其中的一块拼图而已。

IP帝国

柯利明的资本版图看似多元,实则围绕着IP主线而来。

金融背景以及投行的从业经验,帮儒意练就了一整套“将一切量化分析”的方法论。柯利明还总结了热门IP的“八字诀”,生与死、贫与富、爱与恨、困与达。

早期,为了从源头开始积累足够多的优质IP,儒意甚至成立了一家图书出版公司。儒意欣欣那些年签下了诸多流行文学作品。其中,就包括《致青春》的小说版本,这才有了后来的电影版本。

当然,出版、影视,如今都只是柯利明IP体系化运作的一部分,儒意旗下还有规模庞大的视频(南瓜电影)和游戏业务(景秀+有爱+永航)。

万达电影,更是最适合开展IP运作的产业平台之一。除了众所周知的院线和影视业务,旗下还包括影视社群平台时光网和游戏业务平台互爱互动。

影视、游戏、图书等内容制作,能够形成源源不断的IP资源。去年,万达电影发力潮玩市场,不仅与《原神》、黄油小熊、线条小狗、卡皮巴拉合作,还开发了国漫《白蛇:浮生》的周边衍生品,并推出“四喜财神”自有IP。

万达影城以及时光网衍生出来的时光里,正在成为最能带动线下IP消费的场所之一。在场景消费时代,IP氛围的全方位打造,能够极大地激发消费力——这也是52TOYS最看重儒意万达战略投资的原因所在。

通过内在和外延的IP运作,又为公司的内容制作提供了支撑。将来,如果52TOYS谋划多年的猛兽匣IP需要动漫化和影视化,首选的合作方不就是儒意和万达电影?

其实,柯利明现在想做的,王健林早已谋划了很多年。如今,王健林的万达电影,变成了柯利明的万达电影。儒意+万达电影,会有更多的耐心,在这个市场内深耕。

所以,儒意收购万达电影,这个故事中更精彩的部分,正在慢慢开始凝结。

来源:斑马消费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