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80年的对话:《父辈的天空》揭开“死亡航线”上的天空传奇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4 08:26 2

摘要:9月22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展映活动暨“首映在广州”——电影《父辈的天空》广州首映礼成功举办,活动由广州市电影家协会、广州市演出电影有限公司、广东昇格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他们不是军人,也非官员,只是普通的航空工作者。在历史的天空下,以平凡之躯,跨越生死天险,架起生命的航线。”

纪录电影《父辈的天空》放映尾声,当片尾字幕出现,观众席爆发出阵阵掌声。

9月22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展映活动暨“首映在广州”——电影《父辈的天空》广州首映礼成功举办,活动由广州市电影家协会、广州市演出电影有限公司、广东昇格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作为展映活动的揭幕影片,讲述“驼峰航线”的纪录电影《父辈的天空》首次与观众见面。这是一段还原中国民航英雄群体在民族存亡关头的铁血担当,展现了中国民航人的专业精神的故事。影片将于10月18日全国上映。

抢救式挖掘“死亡航线”的悲壮奇迹

“驼峰航线”是二战时期中国和盟军一条主要的空中通道。从1942年4月开通,到1945年11月结束,航线整整运行了三年多,累计飞行150多万架次,向我国战场输送了超过65万吨物资。

然而,这也是一条堪称二战时期最危险、最硬核、最具传奇色彩的航线。因为它跨越“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由于海拔高和极端天气伴随,失事率极高。超过600架飞机在这里坠毁,牺牲的飞行员人数至今没有确切统计。

纪录电影《父辈的天空》以独特视角,聚焦这条“死亡航线”的悲壮奇迹。通过参与飞行的亲历者及其子女、家人的口述,展开时空对话,讲述一段关乎中国航空从业者勇气与奉献的“天空传奇”。

彼时,年龄在20岁左右的航空从业者集结祖国西南,飞行员、机械师、报务员……青春少年在各自的岗位与死神较量。

“这是一个历时6年的项目,也是一个众人接力的项目。”影片总制片人杨丽在映后环节介绍,电影自2019年开始拍摄,走访了中美多地,抢救式采访了几位一代飞行员。“随着一代飞行员的老去,我们能找到的素材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难。于是我们在想,该怎么来讲这个故事?”

直到剧组看到飞行员陈维龄的女儿——陈安琪的故事,今年已经70多岁的陈安琪一直在做“驼峰航线”的历史挖掘和传播工作。团队最终决定从“驼峰二代”的视角切入,开始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追寻父辈历史

通过二代对父辈历史的追寻,影片还原了参与“驼峰空运”各个岗位上的中国航空从业者——陈维龄、潘国定、吴敬诚、徐定中、林汝良等飞越驼峰的热血故事。

此外,影片还以珍贵影像记录了众多“驼峰航线”亲历者口述,包括驼峰航线第一位“华人机长”陈文宽、获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的云南老兵陆建航、美国空军运输大队“驼峰航线”飞行员杰·温雅德(Jay Vinyard)等。

亲情、友情、爱情……无数普通人在这段峥嵘岁月之中,留下了动人的大爱故事。因飞机残骸闪耀的冰冷“铝谷”之中,人性的光辉折射着未来的希望,每一次起飞都是向死而生,每一次降落都是生命奇迹。

在22日晚的首映礼现场,在影片中讲述父辈故事的二代们陈安琪、吴发源、徐国基、孙国慧也来到现场,向观众倾诉对父辈的思念。

“我平常是个不太掉眼泪的人,今天看的过程却一直眼湿湿。”陈安琪发言时声音哽咽,“从十几年前开始,我们就在断断续续记录父辈的故事,今天终于看到这部电影,很感动。感谢团队的情怀与对历史的尊重。我们的父辈都是平凡人,却在特殊的时代做了不平凡的事,这就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广州市开展180场“纪念抗战胜利”主题观影活动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承载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与世界人民共同捍卫和平的坚定信念。

为纪念这一伟大胜利,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根据《国家电影局关于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影片展映展播活动的通知》要求,广州市演出电影有限公司和广州市电影家协会联合在广州市范围内组织开展180场主题电影展映活动。通过组织优秀抗战题材、反法西斯题材影片的集中展映,生动再现那段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

展映活动于9月22日正式启幕,以纪录电影《父辈的天空》作为展映的揭幕影片。

来源:南方+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