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回头,向前走!走出影院,我更加懂得“人间烟火”的珍贵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3 19:29 3

摘要:这是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讲解员在观众离馆时的一句叮嘱,如今也成为电影《731》片尾的寄语。这句话,像一束光,照进每个国人心中——它不让我们沉溺于悲痛,却提醒我们铭记历史为何而痛。

“别回头,向前走,出口有光,有人间烟火,有国泰民安。别忘记,来时路,有民族苦难,有国仇家恨。”

这是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讲解员在观众离馆时的一句叮嘱,如今也成为电影《731》片尾的寄语。这句话,像一束光,照进每个国人心中——它不让我们沉溺于悲痛,却提醒我们铭记历史为何而痛。

一、不敢看,却必须看:一段血泪史的银幕还原。2025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94周年,电影《731》全球公映。

许多人和你一样,在影院中泪流满面、中途离场,或因窒息感而无法直视。影片以平民视角切入,讲述小贩王永章等人被诱骗至731部队“特设监狱”,遭受冻伤实验、毒气实验、活体解剖等反人类暴行。

导演赵林山历时十一年收集史料,以克制的镜头语言还原历史。片中那些被抹去姓名、仅存编号的受害者,曾是鲜活的生命——他们是父亲、孩子、邻居,却沦为日军口中“原木”(马路大),在无声的炼狱中凋零。有观众回忆,最刺痛人心的情节是受困者彼此托举试图逃生,高喊姓名与国籍作遗言:“他们把自己变成托举他人的垫脚石,把名字刻进历史。”

二、为何必须铭记?历史是清醒剂,不是仇恨的种子。

影片中有一幕:母亲在毒气室紧紧搂住孩子,直至窒息仍保持守护的姿态。这样的细节,揭露了侵略者以“科学”为名的极端冷酷。据统计,1940年至1945年间,至少3000名中外民众在731部队被用作活体实验材料。而战后,美国为获取实验数据,竟豁免了731部队战犯的罪行。

导演赵林山说:“揭露不代表仇恨,而是唤醒。” 铭记苦难,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不让悲剧重演。正如哈尔滨平房区的731遗址旁,如今已是国家级生物医药基地——同一片土地,从制造死亡的魔窟变为守护生命的摇篮,这本身就是对历史最有力的回应。

三、向前走,但不忘来路:从血色记忆到盛世中华。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今天的国泰民安,是无数先烈用血肉换来的。电影散场时,银幕上黑底白字写道:“同胞们,向前走,出口有光,有人间烟火,有国泰民安。” 这束光,是钱学森等科学家归国铸剑的坚守,是戍边战士风雪中的屹立,也是每个平凡人珍惜日常的底气。

你说得对:“国强则民安。” 从“两弹一星”震彻寰宇,到高铁飞船驰骋天地,正是钱学森等先驱“科学报国”的信念,撑起了民族的脊梁。他们让中国不再任人欺凌,让我们能安心走在“人间烟火”里。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永远的警钟。一位99岁细菌战的受害老人讲述了自身经历,让人泪目啊!

电影《731》的意义,不仅是还原罪证,更让我们思考:如何让“别回头”成为向前的力量,让“不忘来时路”化为捍卫和平的决心。

愿你我都能如你所言:“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中华。”当影院灯光亮起,我们擦干眼泪,走向光亮——那里有炊烟袅袅,有孩童笑语,有山河无恙,而这正是对历史最庄重的回答。

参考来源:光明日报、环球时报、新华社等媒体报道;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史料;钱学森生平记述。

来源:三姐日常录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