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3日,在第八届浙江国际青年电影周的主会场——浙江国际影视中心,山下敦弘与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教授黄也展开对谈。现场不仅有很多专业院校的学生,还有不少从外地特别赶来的影迷,面对观众抛出的问题,山下敦弘耐心解答,分享电影幕后的探索与感悟索。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何晓婷 实习生 袁宇婷
“如何在电影中展现生活细节?是否会以导演、编剧的角度观察朋友们的生活作为素材?”
“男导演如何拍好女性角色?”
9月23日,在第八届浙江国际青年电影周的主会场——浙江国际影视中心,山下敦弘与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教授黄也展开对谈。现场不仅有很多专业院校的学生,还有不少从外地特别赶来的影迷,面对观众抛出的问题,山下敦弘耐心解答,分享电影幕后的探索与感悟索。
山下敦弘的电影之路
出生于1976年的山下敦弘是上世纪末日本「自主映画」生态的亲历者,毕业于大阪艺术大学。
大学时,山下敦弘参与拍摄了学长熊切和嘉的电影《鬼畜大宴会》,自此产生了成为专业导演的想法。其毕业作品《赖皮生活》就入围了包括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在内的多个电影节展。
山下敦弘早期的“赖皮三部曲”《赖皮生活》(1999),《疯子方舟》(2002),《赖皮之宿》(2003)是与他大学时代的固定班底搭档拍摄的,编剧向井康介,摄影近藤龙人。受当时日本社会环境的影响,山下敦弘镜头下的主角都是被社会排外的年轻人,主人公都漫无目的地做些无聊的事。山下敦弘说,这时的影片中的角色有很多自我投射,“有很多赖皮感,也希望被人好好爱。”
度过创作初探期后,他以《琳达!琳达!琳达!》(2005)开创了事业的新版图,也为日本影坛带来了影响深远的青春片亚类型。其“青春三部曲”《琳达!琳达!琳达!》(2005),《天然子结构》(2007),《不求上进的玉子》(2013)将视角对准了少女的成长世界,少女、音乐、校园成为不断延宕的经典元素。
近两年,山下敦弘连续推出了类型各异的作品,奇幻爱情片《消失的情人节》,漫改喜剧青春片《去唱卡拉OK吧!》,改编自舞台剧、讲述少女心事的《从水深0米开始》,动画电影《猫妖小杏》,悬疑片《告白》……
勾勒平凡生活的动人肌理
山下敦弘,被誉为“日常与诗意的捕捉者”,对于“无聊生活”有着入木三分的洞察。
他的电影说的是日常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没有狗血抓马的剧情和强烈的冲突,只有简单平淡的琐碎细节,总能以温柔镜头勾勒平凡生活的动人肌理。
现场,有学生以《不求上进的玉子》为例提问,如何呈现生活感?山下敦弘表示,这部影片是基于自己和身边人的创作:女主原型是自己的夫人,他和编剧做了大量沟通,再加上编剧和夫人也很熟悉,于是有了宅家啃老、天天看漫画的玉子。
《琳达!琳达!琳达!》是本届电影周展映影片之一,很多学生在提问时表达了对这部影片的喜爱。
影片讲述了几位女高中生在文化祭前夕临时组建乐队,拉来韩国转学生宋担任主唱,女孩们组乐队才不是为了“音乐梦想”,最后的演出不完美,还有点跑调,但又有些笨拙的热血。
山下敦弘说,拍《琳达!琳达!琳达!》时,先确定了演员,再根据演员特质创作故事。拍这部戏时,山下敦弘28岁,起初他对自己也有很多质疑,怀着不安,他在创作中给角色做减法,“比起表达很多,我更关注的是女高中生不会做的事,做了这个好像就没有很真实的感觉。”
关于喜剧和音乐
喜剧,是贯穿山下敦弘作品的重要元素。黄也的形容是,导演总能通过人物跟环境间的不协调来制造尴尬的笑点,让人大笑不止。
山下敦弘说,自己在生活中就很喜欢这些尴尬、有趣的时刻,他想把这份幽默带进电影,也想让看电影的人开心,“人和人产生化学反应时,肯定会有尴尬的瞬间,这是我觉得特别可爱的地方。”他以人踩到香蕉皮摔倒为例,摔倒没什么,有趣的是人滑倒了之后还装作很酷的样子,会很可爱。
演出这份幽默,演员也很重要,他习惯选定角色后再去设计场景,“重要的是谁去说这个话、做这个动作会更搞笑。”
山下敦弘作品中突出的,还有音乐。黄也提到,除了拍摄音乐题材的影片,山下敦弘也很擅长在其他电影中加入音乐元素。
山下敦弘表示,自己是在拍摄了《琳达!琳达!琳达!》后,开始意识到音乐的重要性,“音乐和电影可以成为很亲密的关系。”
活动最后,山下敦弘分享了自己拍摄青春片的经验:“成熟演员会有意识地用技巧去演戏,但在青春电影中,要把年轻演员无意识的表演状态拍下来,这是最重要的事。”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