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内地狂揽13亿,香港却口碑惨败,观众打分0.5称“垃圾片”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3 17:30 2

摘要:电影《731》自其上映以来,其票房成绩可谓是相当亮眼,这才上映6天就直冲13亿大关了,足见观众对其关注程度之高。

电影《731》自其上映以来,其票房成绩可谓是相当亮眼,这才上映6天就直冲13亿大关了,足见观众对其关注程度之高。

但令人诧异的是,观众评价却与票房呈现出鲜明的割裂,尤其是上映香港地区后,口碑更是急转直下,甚至有香港观众毫不留情的为其打了0.5分!

票房13亿

如今《731》的票房表现无疑是堪称现象级的存在,其上映首日,内地影院的场次便爆满,单日票房突破3亿,三天内更是超了8亿,如今又过三天竟直接来到了快13亿,突破轻轻松松!

如此数据简直太恐怖了,而这足以证明观众对这段历史题材的关注,尤其是在特殊时间节点,爱国情绪的加持更是进一步的推高了观影热情。

票房

毕竟,如《731》影片中的剧情,乃是以日军731部队的活体实验为背景,通过大尺度镜头展现冻伤、细菌战、解剖等残酷场景,试图还原那段被遮蔽的历史。

导演耗费将近11年时间筹备,剧本反复修改,细节力求真实,甚至演员们在拍摄期间都在沉浸式体验角色状态,像是王志文、姜武等主演的表演更被赞“极具爆发力”。

演员

可即便如此之高的票房成绩,却依然没有为其带来一致好评,其口碑反而是褒贬不一。

一部分人认为这部电影的意义重大,历史价值超越艺术性,而另一部分则批评影片剧情逻辑松散,叙事节奏失衡,甚至质疑主创们利用民族伤痛来博取票房。

褒贬不一的评价

而这种争议在影片上映香港市场时,更是被进一步放大,相较于内地的热烈反响,香港观众对电影《731》的接受度明显偏低。

当地影院排片虽首日近200场,但上座率持续走低,最终票房不足百万港元,更值得注意的是,香港主流影评网站上的评分均值仅为2.3分,远低于同期上映的其他类型片。

香港评分

想来,或许除了电影本身因导演水平能力不足而造成的瑕疵以外,就是香港观众的口味比较不一样。

尤其是,香港电影市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观影文化,观众们对于电影的节奏和情感表达有着特定的偏好。

报道

而当地的观众们大多钟情于节奏明快、情节紧凑的电影,这样的电影能够在短时间内抓住他们的眼球,让他们沉浸在紧张刺激的剧情之中。

像经典的香港警匪片,枪林弹雨的激烈交锋,警与匪之间惊心动魄的心理博弈,无一不是以快速的节奏和扣人心弦的情节吸引着观众,这种观影体验已经成为香港观众的一种习惯。

报道

至于为何《731》这部电影在香港遭遇滑铁卢,可能就是因为影片打破了香港观众的这种观影习惯。

对于习惯了快节奏电影的香港观众来说,《731》或许显得过于拖沓和沉闷,让他们难以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

也因如此种种原因,导致当地部分观众并不买账,甚至还为此给电影打出了0.5的超底分,更是直言评价影片为“垃圾片”。

评分评价

而这部分观众对电影《731》的抵触情绪,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文化背景与观影习惯的差异。

相比于他们,内地观众更多对那段历史记忆深刻,我们教育长期强调“勿忘国耻”,因此更容易与影片中的民族叙事产生共鸣。

而这也是许多内地观众认为,即便影片存在艺术瑕疵,但其历史警示意义仍值得肯定,毕竟大家看的不是电影,而是那段历史!

网友评

相比之下,香港观众的观影偏好更倾向于节奏明快、情感克制的商业片。

面对《731》中密集的残酷场景与压抑的叙事风格,部分观众感到不适,认为影片“过度渲染痛苦”“缺乏剧情层次”。

此外,或许还有当地对历史议题的多元解读,也使得部分观众对影片的“单一视角”持保留态度。

评分评价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与香港市场的冷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影《731》在国际影坛引发广泛讨论。

部分老外观众对影片揭露的历史真相表现出极大兴趣,社交媒体上涌现大量评价。

许多西方观众表示,此前对731部队的暴行知之甚少,电影填补了二战史认知的空白,这种反响印证了导演的创作初衷,通过影像让世界记住这段被刻意淡化的历史。

口碑

对于影片在国际市场的成功,也凸显了历史题材的跨文化传播潜力,尽管叙事手法可能存在争议,但核心内容的真实性无可辩驳。

冻伤实验、活体解剖、细菌战等场景虽令人不适,却忠实还原了历史档案中的记载,而演员的表演进一步强化了真实感。

尤其是王志文饰演的杜存山与孙茜饰演的林素贤,将受害者的绝望与挣扎刻画得淋漓尽致,这种赤裸裸的呈现方式,在国际观众眼中反而成为影片的加分项。

《731》的市场表现证明,历史题材电影的成功不仅依赖题材本身,更需考虑观众的接受心理。

内地观众对民族历史的集体记忆为影片提供了情感基础,而香港与国际市场的不同反应,则揭示了文化语境对观影体验的深远影响。

影片的创作团队显然在历史还原上倾注了大量心血,但从市场反馈看,艺术表达与观众期待之间仍存在落差。

如何在保持历史严肃性的同时提升叙事吸引力,或许是未来同类作品需要探索的方向。

无论如何,《731》引发的讨论已超越电影本身,成为关于历史记忆、文化差异与艺术责任的公共议题。

关于影片的票房与口碑分化,恰恰反映了历史叙事在当代社会中的复杂境遇。

报道

无论观众的评价如何,电影所传达的历史信息和价值观念都是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的。

我们应该以这部电影为契机,加强对历史的研究和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的真相,珍惜和平,避免历史的悲剧再次重演。

来源:泰西太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