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731》上映,按理说,这种自带沉重历史分量的题材,本该是 "催泪 + 深思" 双 buff 拉满,结果观众走出影院,吐槽声比历史反思声还大
9月《731》上映,按理说,这种自带沉重历史分量的题材,本该是 "催泪 + 深思" 双 buff 拉满,结果观众走出影院,吐槽声比历史反思声还大
这哪是讲历史,分明是导演玩脱了的 "商业套路翻车现场"!
早在2025年上半年,就有关于《731》“被百万观众举报”的传闻。
有人质疑影片内容过于血腥,有人说“不能给孩子看”,也有人怀疑影片是“煽动仇恨”。
但这些声音始终缺乏具体证据,举报对象是哪个部门、举报理由是否成立、是否影响过审,全无明确回应。
另一部历史题材电影《南京照相馆》在院线正常放映,没有类似传闻,反而收获不少正面反馈。
两相对比,更让人捏把汗:《731》是真尺度大,还是本身质量虚?
影片上映后,争议迅速转向内容本身。
不少观众反映,《731》的立场没问题,影片明确揭示了侵华日军的罪恶,也没有对历史进行洗白。
但整部影片在叙事结构上更像一部“越狱悬疑片”。
导演非要给历史片套个 "越狱悬疑" 壳子,开场整个 "尿液净水器",中间乱塞宗教符号,结尾搞意识流幻想,观众期待的 "历史史诗",变成了拼贴感十足的 "视听大杂烩"。
影片中设定的“日本女军官”身份设定为中国人,是母体实验的产物,后来成为日本军官。
可她为啥帮日本人、有没有心理挣扎,半句话没说,全程面无表情当 "工具人"。
王志文饰演的角色在监狱中拒绝被称为“编号”,执意让日本人叫出他的名字,随后被处决。
本想突出人格尊严,结果其他囚犯没反应,剧情也没转折,这牺牲跟 "白给" 似的,观众根本共情不起来。
更离谱的是中医 "开金手指":
中国女医生没诊断没检测,一副中药就治好感染士兵,731 明明是细菌研究单位,片子里连 "医学对抗" 的背景都不提,最后石井四郎还感慨 "输了"。
这逻辑比科幻片还悬浮,哪是拔高中医,分明是拆台!
场景失真到让人出戏:
731 监狱整洁得像疗养院,囚犯能画画打牌;越狱更像玩游戏,钥匙随手偷,药材随便拿,杀了日军士兵都没人查,观众本来憋着的沉重情绪,全变成了 "这也太假了" 的哭笑不得。
还有满屏乱飘的象征符号:
十字架、黑白无常、关公、艺伎全往上堆,导演不解释也不串联,结尾一群人绑在十字架上,看着挺有深意,实则让人摸不着头脑。
没有剧情撑着,这些符号就是花里胡哨的 "视觉垃圾"。
网上有人说 "批评就是不爱国",可观众吐槽的根本不是立场,是这稀烂的剧情、混乱的逻辑、离谱的设定!
拿严肃历史题材当 "商业爽剧" 拍,才是真不尊重。
其实历史片不是不能商业化,但前提是得有逻辑、有尊重。
《731》握着好题材,却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说到底还是忘了:题材有分量,表达更得有责任。
历史不能当儿戏,观众也不是随便糊弄的,想靠套路赚眼泪又赚票房,最后只能是自讨没趣。
来源:时代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