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惊喜的华语片!金马影后加持,揭开聋人世界的真实冲突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3 13:52 2

摘要:这几年,聚焦特殊群体的电影越来越多。像《我的左脚》《莫蒂》《健听女孩》这些国外佳作,早已证明了这类题材的力量。而最近,一部来自香港的华语片《看我今天怎么说》,不仅豆瓣飙到8.3分,还拿下了金马影后,堪称今年最有诚意的一部现实主义力作。

这几年,聚焦特殊群体的电影越来越多。像《我的左脚》《莫蒂》《健听女孩》这些国外佳作,早已证明了这类题材的力量。而最近,一部来自香港的华语片《看我今天怎么说》,不仅豆瓣飙到8.3分,还拿下了金马影后,堪称今年最有诚意的一部现实主义力作。

这部电影以“聋人”群体为核心,用三个年轻人的故事,把一个长期被忽视的社会问题——聋人教育中的“手语VS口语”之争,讲得既真实又动人。

影片的主线,围绕三位听障青年展开。

第一位,叶子信,是个从小生活在聋人家庭的先天性聋人。他把手语当作母语,完全排斥助听器、人工耳蜗和口语教学。在别人眼里他成绩差、脾气倔,但他活得自由、骄傲。他有个梦想:做潜水教练,因为在水下,大家都一样“听不见”。

第二位,方素恩,小时候因病失聪,装了人工耳蜗,从小接受口语教育,不懂手语。她靠努力考上大学、进了大公司实习,一路看似“逆袭成功”。

可现实很快打脸——她在职场里被当成“政策吉祥物”,始终甩不掉“聋人”的标签。更糟的是,人工耳蜗突然坏了,她才意识到,这条“靠科技伪装正常人”的人生,根本不是她真正想要的。

第三位,吴昊伦,是个“中间派”。他从小戴耳蜗,也会流利手语和口语,是叶子信的好兄弟。他在摄影圈混得不错,看起来毫无障碍。但他并不在手语和口语中“选边站”,而是更像一个桥梁,理解两边、连接两边。

电影最精彩的一场戏,是叶子信和方素恩在一个活动上发生冲突。方素恩在演讲中说,科技的发展会让“聋人这个群体消失”。叶子信当场炸毛,打断演讲。这句话在他眼里,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并不是所有聋人都能负担得起高科技设备。

这个冲突,其实就是现实中聋人教育的核心争议:该用手语,还是训练说话?

手语派认为,手语才是聋人真正的语言,是他们的文化;而口语派强调,让聋人学会发音、看嘴型,才能融入主流社会。

这种争论,从18世纪吵到现在。曾经,全球很多国家都是一边倒支持口语,甚至在学校里禁止手语。而如今,随着认知的提升,越来越多国家开始接受“双语双文化”的模式——既学手语,也学口语。

叶子信坚持手语,搞了个“聋人洗车品牌”,边创业边推广手语。他没放弃梦想,一边洗车一边学潜水,活得坦荡。

方素恩则在一次次职场失落和人工耳蜗故障中,逐渐理解了手语的意义。她开始学习手语,也开始重新审视“聋人身份”这件事。

吴昊伦则像个调和剂,始终尊重每个人的选择。他的存在告诉我们:“聋人不是一个样子”,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不同的路径。

叶子信邀请方素恩下水,她却因为人工耳蜗怕进水而拒绝。叶子信说:“浅水区也能浮潜。”这不仅是字面意义,更是暗喻——哪怕不能深入“主流”,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式去探索世界。

这部电影不仅在题材上扎实,在视听呈现上也有惊喜。导演黄修平非常擅长拍年轻人,他之前的《狂舞派》《哪一天我们会飞》就很有青春感。

这次,他用一系列“听觉设计”帮你进入聋人世界:耳蜗故障的电子杂音、水下的刺耳高频、摘下助听器后的寂静……让你真切“听见”了聋人的生活。

演员方面,钟雪莹确实拿得起“金马影后”这个奖。她扮演的方素恩,说话带点鼻音,既不夸张也不刻意,真实得让人心疼。游学修演的叶子信,手语熟练得就像本色出演,这种“看不出演技的演技”,才是最难得的。

总的来说,《看我今天怎么说》是一部真正想让你理解“聋人如何面对世界”的作品。它告诉我们,每个人的选择都值得被尊重。

最关键的是,你要找到那个让你感到“自由自在、简简单单、以我为荣”的自己。这部电影,值得每一个愿意倾听的你去看。

来源:墨兰史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