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31”,对于任何一个中国人而言都会着切肤之痛而又闻之色变的数字代码,它之所以被国人代代铭记,是因为这数字的背后所代表的是侵华日军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铭记的国仇家恨。
“731”,对于任何一个中国人而言都会着切肤之痛而又闻之色变的数字代码,它之所以被国人代代铭记,是因为这数字的背后所代表的是侵华日军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铭记的国仇家恨。
记得小时候,曾看过《黑太阳731》的电视剧,彼时还没有对影视剧出现血腥、暴力等镜头有特别严格的限定,所以《黑太阳731》基本上将日军的累累罪行做了比较详尽的展示,虽然那会儿看的时候感觉触目惊心,但似乎也没有像现在某些人说的“给孩子心里留下了阴影”。电视剧看完后,应该说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对“731”有了准确认知,也是第一次对“残忍”“禽兽”等词语有了具象化的感受。
实话实说,将反映“731”题材的内容搬上银幕很难,这一是因为当年日本关东军在撤退时对“731”相关资料都进行了系统化的销毁,而且日军当年留下的大量的有关细菌战等“实验数据”后来被美国人拿走,而条件则是不再追究以石井四郎为首的“731”部队的“战争责任”,所以,我们现在想要搜集到完整的相关资料难如登天;二是“731”部队当年所做的与其说是各项“实验”,毋宁说是各种惨绝人寰的虐杀——通过冰冻、解冻、复冻流程或火烤来了解人体逐步失温、失水的情况,观察人体肌肉组织剥离时所发生的变化,通过毒气室探查人的耐受力,通过细菌战让人感染、再活体解剖观察人体各个脏器的感染程度(据说,二战后小日本的化工行业快速发展,尤其是各种化妆品至今还誉满全球,就是小日本手中掌握着海量的人体实验数据)……如此种种,单是看到文字就惨不忍睹,如若拍成直观的镜头,恐怕太过悖逆人性,毕竟要考虑到观众的心理接受程度(哪怕这是事实),三是国际环境的变化也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因为要涉及到全球上映,所以何时推出《731》要看时机,等等。
明白了这些,再看电影《731》就知道能拍出来已经相当不易了,虽然目前我们能看到的版本已经比原版删减了近五十分钟的镜头,但是基本将侵华日军731部队在哈尔滨所做的各种人体实验都做了比较完备的展示,尽管回避了一些血腥镜头。
当然,这种删减也导致了部分情节不够连贯,如影片结尾怀孕的母亲标本似乎就是日本女军官,二者究竟有何联系影片缺了一些交代(日本女军官颈部有梅花烙印,似乎是与影片中日本军医从一位母亲体内取出婴儿后在婴儿颈部烙印相印衬,所以这个女军官应该是被毒化了的中国人?),个别情节甚至可能给人感觉还有点中二,如小孩通过魔术表演将日本学生的牢房钥匙换走,看的有点让人出戏。
与《南京照相馆》一样,影片放映期间,整个影院鸦雀无声,出场后影院还安排了捐赠仪式,影院给每一位观众一份捐赠证书,证书中夹着一元钱,观众可以将一元钱投进捐赠箱,所有款项影院都会在影片下映后捐给“731遗址”,这也算是影院的一个小小创意吧!
最后一点假设:如果现在我们的国力没有日本强,日本还会不会再发动一场侵华战争?我想大概率是肯定的……
来源:吴声聊热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