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实话,“爱国”这两个字在如今的娱乐圈,多少有点像超市里快过期的打折商品,谁都能拿来吆喝两声,但真有几分诚意,大伙儿心里都有杆秤。
说实话,“爱国”这两个字在如今的娱乐圈,多少有点像超市里快过期的打折商品,谁都能拿来吆喝两声,但真有几分诚意,大伙儿心里都有杆秤。
直到何家劲,这个名字听着都有点“上古”意味的男人,干了件大事。
你没看错,就是那个“展昭”。
他没搞直播,没上综艺,就在9月18号那天,带着他“劲家庄”食品厂的所有员工,停工去看了一场电影——《731》。
这事儿一出来,好家伙,直接在网上炸开一朵蘑菇云,口碑那叫一个“噌噌”往上涨。
连成龙大哥估计都得纳闷,自己拍了那么多扬我国威的大片,咋还没一个“过气”演员包场看电影来的后劲大?
这事儿的精髓,不在于“包场”,这俩字太廉价了。
妙就妙在,他给出的那个理由——看完电影,全体带薪调休半天,因为“需要时间消化”。
我看到这条时,直接拍了下大腿。
绝了。
这哪是老板的通知,这简直是对人性的顶级洞察。
他没跟你扯什么“企业文化建设”,也没喊什么口号,他用最实在的方式告诉你:我知道你看完会难受,去吧,我给你时间,还给你发钱。
这种体恤,比一万句空洞的“勿忘国耻”都砸得响。
他不是在组织一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他是在主持一场沉重的集体悼念,并且温柔地托住了每个参与者的情绪。
当天,他和工人们穿着一样的黑色T恤,上头印着“铭记历史,吾辈自强”。
你看不到任何摆拍的痕迹,全是凝重的脸和默默流下的眼泪。
为啥大伙儿这么激动?
还不是因为被那些“表演艺术家”们骗怕了。
前脚刚在微博上义正严词,后脚就被扒出人在国外逍遥。
他们的爱国,像个随时切换的APP,需要的时候打开,不需要就后台静默。
可何家劲不一样,他早就跳出这个名利场了。
你以为他还是那个靠脸吃饭的南侠?
人家早就一头扎进商海,在广东惠州把一个食品厂干到了年收3个亿,厂子本身还成了个3A景区。
一个不愁吃穿、不靠流量过活的成功企业家,你说他图啥?
图上热搜被小年轻们考古一遍吗?
别逗了。
他根本就不在这个游戏规则里。
也正因为如此,他的所有行为才显得那么纯粹。
他不是在演给谁看,他就是这么想的,也这么做了。
这事儿也不是心血来潮,翻翻他的履历,简直就是“一贯如此”。
建军节看阅兵,清明节去扫墓,疫情捐款,水灾当司机……这些事串起来,你才发现,这哥们儿的“人设”三十年就没变过。
当年在屏幕里,他是为国为民的展昭;如今在现实里,他是一个身体力行的中国老板。
这就形成了一个特别讽刺的对比。
当下的流量明星们,忙着计算每一次转发的风险,每一次点赞的收益。
而何家劲,这个早就被流量时代遗忘的人,用最“笨拙”、最不计成本的方式,给所有人上了一课。
他没发微博,他直接发通知停工;他没喊口号,他直接把态度印在衣服上。
在这个喧嚣的数字时代,他这种近乎“模拟信号”的表达方式,反而穿透力最强。
更有意思的是,他这一下还真就搅动了一池春水。
据说他包场那家影院的电话,后来快被打爆了,全是惠州当地的企业打电话来要“抄作业”,也要组织员工看《731》。
你看,真正的力量不是喊口号,而是能让身边的人自发地跟随。
所以说,何家劲这次口碑的“逆袭”,压根就不是什么意外。
这是大众在被各种“假人”轰炸后,对一个“真人”的集体拥抱。
我们渴望的,不就是这种表里如一的实在劲儿么?
说到底,江湖还是那个江湖,只是侠客换了行头。
那个一身红袍、仗剑走天涯的展昭,其实从没走远。
他只是脱下了官服,换上了T恤,在另一个地方,用自己的方式,继续守护着他心里的那份道义。
这事儿干的,确实地道。
来源:搞笑的美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