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影里的731部队,不是虚构的反派,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在哈尔滨平房区建的“死亡工厂”。他们用中国人做人体实验,搞细菌战,屠戮百姓,抗战胜利前还想烧了证据掩盖真相。这些事,不是电影编的,是写在历史档案里的血债。
《731》上映三天票房破9亿,不是商业片爆火,是中国人在跟遗忘较劲。
电影里的731部队,不是虚构的反派,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在哈尔滨平房区建的“死亡工厂”。他们用中国人做人体实验,搞细菌战,屠戮百姓,抗战胜利前还想烧了证据掩盖真相。这些事,不是电影编的,是写在历史档案里的血债。
来
《南京!南京!》上映时,用黑白镜头拍南京大屠杀,票房2.1亿。《731》拍细菌战,三天破9亿,比前者多了三倍还多。不是现在的观众更爱花钱,是现在的观众更怕忘——怕忘了那些被当作“实验材料”的百姓,怕忘了侵略者的残忍,怕忘了我们的先辈是怎么熬过来的。
侵略者当年烧了731的实验室,以为能把真相埋了。结果《731》票房爆火,就像“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作自受”。他们越想藏,我们越想挖;他们越想让我们忘,我们越想记住。
电影里没有夸张的特效,没有煽情的台词,只有真实的细节:百姓被绑着送进实验室,医生拿着注射器往他们身体里注细菌,孩子因为瘟疫死在母亲怀里。这些镜头,不是为了赚眼泪,是为了告诉所有人——这些事真的发生过,不是传说。
《731》刷新了中国影史两项纪录:单片单日总场次冠军,首映日总场次冠军。这些数据不是数字,是中国人的态度——我们不想忘,也不会忘。那些说“历史已经过去,没必要提”的人,看看票房就知道,他们的话没人信。
《南京!南京!》里的南京大屠杀,我们记住了;《731》里的细菌战,我们也会记住。不是因为我们喜欢看痛苦的历史,是因为我们知道,忘了历史,就是对先辈的背叛。
侵略者想掩盖真相,结果《731》票房爆火,说明他们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中国人的记忆,比他们的谎言更结实。
《731》票房破9亿,不是结束,是开始。接下来,会有更多人走进影院,看这段历史;会有更多人讨论731的罪行,直到侵略者承认错误。
要是侵略者还想藏着掖着,看看《731》的票房,就知道他们的阴谋不会得逞。中国人的眼睛,比他们的遮羞布亮多了。
来源:纯真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