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过,我愿意买票带全家去看,初衷就不是为了看一部完美的电影。当屏幕上出现那些让人揪心的场景:日军搞冻伤实验,用活人做鼠疫实验,活人解剖, 还有石井四郎把活人比作杂草,研究“除草剂”,我心里就知道这些不是瞎编的。
电影《731》上映两天了,说的票房连破10项记录。网上说啥的都有,褒贬不一,今天刚好周末,带孩子到电影院看了电影,出来后很多想法不吐不快。
平心而论,《731》确实有不少让人挑刺的地方,它没像老片子《黑太阳731》那样,直接把731部队的滔天罪行讲开,
反而围绕一个叫王永章的小人物写越狱的故事,强行增加主角光环和个人英雄主义。
还有那个日本女军官,我没有记住名字,不过查资料就知道,当年日军里根本没有正式编制的女军官。她是个心狠手辣的角色,
但是剧中给了很多温馨的画面,又把她刻画成了一个可怜人,这点是让人不能理解的,感觉特别的突兀。偶尔插进来的搞笑情节,也确实冲淡了历史题材该有的沉重感。
不过,我愿意买票带全家去看,初衷就不是为了看一部完美的电影。当屏幕上出现那些让人揪心的场景:日军搞冻伤实验,用活人做鼠疫实验,活人解剖, 还有石井四郎把活人比作杂草,研究“除草剂”,我心里就知道这些不是瞎编的。
这些画面都能在哈尔滨731部队罪证陈列馆的档案里找到依据,这是当年那3000多个没有姓名,只有编号,最后没有一个能活着走出来的受害者,真真切切经历过的地狱。哪怕片子里只有这几个镜头是写实的,也足够了。
孩子坐我旁边,她盯着屏幕里被关押的人,小声的问我“日本人为什么要这么对待他们”。那一刻我就觉得,这电影票值了。我们这代人还能从长辈嘴里听到点过去的事情,去纪念馆也能看到实物证据,可孩子们不一样,他们接触历史很多时候就得靠电影,电视剧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731》可能拍的不算顶尖,但它把731这三个字用大家能接受的方式搬上了银幕,让更多人愿意坐下来了解这段故事,就是好样的。
我特别希望这片子能走出国门。现在外面还有人故意模糊,甚至想改变731部队的历史。好多外国人根本不知道当年发生在这儿的惨剧,《731》就算拍得一般,至少把那些实打实的罪行拍了出来。
细菌试验怎么搞的,日军怎么把人当试验品。外国人可能不喜欢这片子,但只要他们看到这些画面,就会知道这不是编出来的,是真真切切发生过的。
票房高不代表片子好,这话没错。但评价《731》不能只看它拍的够不够专业,它最大的用处,是让人们知道,曾经有这样一支丧尽天良的部队;让我们以及后代能够感受到这份历史的沉重;也让更多人知道这段历史不能忘,也盼着全世界都能看清当年的真相。这样,这部片子就值了。
来源:柏杨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