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映3天票房破10亿,第三天单日冲到4亿,直接坐上中国影史9月单日票房冠军的位置——《731》把一部冷硬的历史片,推成了当下最热的现实话题
上映3天票房破10亿,第三天单日冲到4亿,直接坐上中国影史9月单日票房冠军的位置——《731》把一部冷硬的历史片,推成了当下最热的现实话题
坦白说,我原以为这类题材很难卖座,观众会犹豫,可数字打了我的脸
首映日25.8万场,改写首映日排片纪录,想看人数超过700万,首日预售票房破1亿,影院走廊里从午后就排起了队,大家表情不多,却明显能看到一种克制的期待
这部电影来得并不容易,它从一开始就抱着把真相“捞上来”的执念
导演赵林山在2012年就起了念头,想拍一部揭露731部队罪行的电影
项目在2017年正式启动,团队耗时十年跨国取证,查阅了上百万字史料,并请了731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担任历史顾问,目标只有一个:尽量还原历史本相
真实有时比想象更难过关
由于画面尺度与举报风波,这部片子曾多次撤档,原本定在2025年7月31日上映,因争议又被取消
直到8月3日,官宣定档9月18日——这一天,全国很多地方鸣笛纪念“九一八”,电影院的灯一点点暗下去,警报声似乎跨过了银幕
最终在2025年8月3日宣布定档9月18日,现实与历史在这一天重叠,观众的心思也被按下了“共鸣键”
首映日排片25.8万场,打破中国影史首映日场次纪录
上映三天票房跨过10亿门槛,第三天单日破4亿,成为9月单日票房冠军
截至9月20日,观影人次超过2184万,这是一串冰冷的数字,却是2184万个沉默坐在黑暗里的背影
我在影院看见这么一幕:影片中有段关于母婴的实验,四下空气像结了冰,旁边的女生攥紧了纸巾却没哭出声,只是轻轻叹了一口气
在很多城市影院里,观众走出影厅时,不再讨论演技和彩蛋,而是低低地说“这段,太难受了”
影片正在北美百余家影院上映,澳大利亚等地同步推进,计划在11月登陆韩国,后续还会去到欧洲多国
海外华人市场反响很强,许多人说终于有片子把这段被反复剪裁的历史讲直了
有媒体评论,《731》与此前的《南京照相馆》在海外同时掀起“记忆回潮”,这并非偶然,而是一次集体的历史复盘
绕不开的,是阻力
有报道称,日本外务省在影片制作期间曾23次施压,要求修改片名、删除涉及母婴实验的镜头,甚至试图通过好莱坞封锁海外发行
网上还出现超过180万次所谓“家长举报”的统计截图,被不少观察者质疑是有组织的干扰
你会发现,争夺记忆,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拉锯
日本右翼势力的干扰并未停歇,但每一次试图遮蔽,都会让光照得更亮
但电影的走红说明一个朴素的道理:遮蔽不等于遗忘,直面才有和解
我更愿意把它看作公众自发的历史教育,哪怕过程不舒适,也该有人把那些档案、证词和伤口,拼起来给下一代看
行业内也给出冷静评价——中国电影家协会会长饶曙光提醒,历史题材要在“真实性”与“艺术性”之间找平衡,《731》用沉浸式叙事把“集体记忆”推成“集体感受”,强化了民族认同
从现场反馈看,这次的“沉浸”不是技术炫技,而是观众被迫与受难者同频的一种情感站位
你能闻到消毒水,能听见关门的锁扣声,那些日常化的细节,比宏大的旁白更可怕
我们也可以拉一条参照线
2025年暑期档,《南京照相馆》以28.9亿成为现象级作品,有人批评它“消费苦难”,也有人因此去查家族户籍,南京档案馆的查询量从每日10单暴增到1200单
这正说明了一件事:当电影把历史从教科书挪回具体的人身上,情感就会复苏
新加坡《联合早报》评论称,《731》与《南京照相馆》的成功,意味着所谓“主旋律”正以更市场化的方式传递历史价值,也在推动国际社会反思战争罪行
再看国际经验
韩国电影《鬼乡》当年也遭遇“画面压抑”的争议,韩国文化部没有删减,只是设定13岁观影门槛,后来它进入了教科书,慰安妇章节从半页扩到三页
这让人感慨:
真正的成熟不是回避,而是告诉孩子该如何看
回到《731》,有人问:为什么要在影院一遍遍经历这种痛感?
导演赵林山给过一个朴素的答案:“揭露不代表仇恨,而是唤醒”
我认同这句话
仇恨是封闭的,唤醒是打开的
当我们能完整说出历史,也就更能在国际对话中说清今天
电影之外,社会也在响应
9月18日,沈阳“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全国多地同步鸣笛,与《731》的上映形成一种跨空间的呼应
那天有家长牵着孩子走进影院,孩子在片头问“为什么要看这个”,家长回答“因为我们不想再发生一次”
这句话不是台词,却像给了电影一个注脚
当然,票房不是最终目标
但如果只停在“热”上,它也就完成了一半
接下来,当它在北美、澳大利亚、韩国、欧洲走向更多观众,我们要看的是另一半:
它能否把事实与情感翻译成跨文化的理解,哪怕只是让更多人知道“曾经发生过”
我更愿意相信,历史电影不是用来报仇的,而是用来记住“人”——受难者是人,施暴者也曾是人,制度和战争把人撕裂
当我们在黑暗里坐满两个小时,走出去还愿意多看一眼历史文献,多说一句“别忘了”,这门课就没有白上
电影不是万能钥匙,但它能打开一些尘封很久的门
当镜头对准真相,观众就有了选择:逃开,或者直面
而这一次,2184万次的选择,指向了直面
愿我们记得疼,也学会不再让别人再疼
信源资料
新华社:《电影
公映 中国拉响勿忘历史珍视和平警报》-2025年9月18日
环球网:《 正式上映,刷新多项纪录!导演赵林山:“揭露不代表仇恨,而是唤醒”》-2025年9月19日
参考消息:《外媒:电影
警醒世人以史为鉴》-2025年9月20日
光明网:《已超1.68亿元!电影
今日上映!超越 ,破影史纪录!》-2025年9月18日
新华网:《电影
在北美多地举行首映活动》-2025年9月19日
来源:大喜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