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731》的电影票房在三天内突破9.93亿,单日票房高达4亿时,这些数字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民族对一段苦难历史的集体关注。与此同时,豆瓣上虽未开分却已涌现的种种非议,指责电影质量平庸、消费爱国情怀,这些声音同样无法被忽视。在这场艺术与历史、商业与道德的复杂交织中
当《731》的电影票房在三天内突破9.93亿,单日票房高达4亿时,这些数字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民族对一段苦难历史的集体关注。与此同时,豆瓣上虽未开分却已涌现的种种非议,指责电影质量平庸、消费爱国情怀,这些声音同样无法被忽视。在这场艺术与历史、商业与道德的复杂交织中,我们或许需要超越单纯的艺术评判,思考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当历史真相被尘封太久,它的显影过程是否必然伴随着各种不完美?
《731》的上映创造了一个罕见的公共历史教育契机。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影院里,许多当地观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是通过这部电影才知道日本侵华期间竟然存在如此反人类的部队。这一事实本身令人震撼——尽管二战历史已被无数次书写和再现,但731部队的暴行在西方公共认知中依然近乎空白。从这个意义上说,《731》承担了本应由历史教育机构完成的工作,它用电影这一大众媒介,填补了历史认知的巨大空洞。
那些对电影艺术质量的批评并非全无道理。确实,我们有权要求关于如此沉重主题的电影能够达到更高的艺术水准,因为受害者值得最为尊重的呈现方式。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个令人不安的现实:如果没有这样商业化的电影制作,这段历史是否还能获得如此广泛的社会关注?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我们常常被迫做出选择——是等待可能永远不会到来的“完美”呈现,还是接受一个有瑕疵但确实存在的历史讲述者?
历史记忆的传递从来不是一场纯粹的精神活动,它总是在具体的社会条件和媒介形式中发生。从古代的口头传说,到文字记录,再到现在的电影和数字媒体,每一次媒介变革都改变了我们与历史的关系。《731》恰处于这一复杂传承链的当代节点上,它不可避免地带有这个时代的印记——商业性、娱乐化甚至某种程度的煽情性。但即便如此,它依然完成了某种历史使命:让一段被遮蔽的历史重新回到公众视野。
对电影“消费爱国情怀”的指责,实则指向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我们应当以何种方式记忆历史?纯化的、仪式化的纪念固然庄重,但往往局限于特定场合和群体;而大众文化产品的广泛传播,虽可能简化甚至戏剧化历史,却能够触达更广泛的受众。这两种记忆方式并非二元对立,而是可以相互补充的。《731》的商业成功至少证明,历史记忆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即便这种凝聚以消费行为的形式出现。
电影作为一种媒介,有着独特的历史呈现能力。它能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直接冲击,创造一种情感上的共鸣,这是书本教育难以达到的效果。当观众坐在黑暗的影院里,面对银幕上呈现的历史苦难,他们获得的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体验——尽管这种体验必然是被中介化和艺术化的。那些批评电影艺术质量的人或许忽略了这一点:对于许多观众而言,《731》可能是他们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接触”到这段历史。
我们在评价这样一部电影时,需要保持一种双重视角:一方面承认其艺术上的不足和商业化的痕迹,另一方面也认识到它在历史教育上的意外价值。这种看似矛盾的态度,实际上是对历史记忆复杂性的必要尊重。历史从来不是在纯化状态下被传递的,它总是在各种利益、权力和偶然因素的交织中被叙述和再叙述。
《731》的争议还揭示了我们时代历史记忆的困境:一方面,我们渴望更多关于历史真相的呈现;另一方面,我们又对任何商业化、大众化的呈现方式保持警惕。这种张力本身是健康的,它表明我们对历史怀有足够的敬畏,不愿看到它被轻率对待。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警惕一种历史记忆的纯粹主义倾向——那种认为只有“完美”的呈现才值得存在的观点,可能会在追求纯粹的过程中,实际上窒息了历史记忆的生机。
在这个意义上,《731》无论其艺术品质如何,已经成为了一个文化事件,它激活了公众对一段重要历史的讨论和关注。那些因为看了电影而去阅读相关历史书籍、查询史料的人,那些在家庭餐桌上讨论这段历史的家庭,甚至那些在社交媒体上参与争论的年轻人——所有这些构成了一个立体的、生动的历史记忆场景。在这个过程中,历史不再是教科书上的冰冷文字,而成为了活生生的公共讨论。
最终,《731》提醒我们,历史记忆的工作从来不是一劳永逸的。它需要不断被重述、重新诠释和重新激活,才能在代际之间传递下去。每一代人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和媒介来面对历史,这个过程必然会有得失。但重要的是,历史能够持续地活在公共领域,成为我们思考和理解当下的资源。
当我们走出电影院,无论是对电影的艺术表现感到失望,还是对历史真相感到震撼,我们都参与进了一场更大的历史对话中。这场对话关乎我们如何理解过去的苦难,如何面对现在的责任,以及如何构想未来的和平。在这个对话中,《731》或许只是一个不完美的开端,但每一个开端都值得被重视,因为历史记忆的传递,从来都是由无数不完美的尝试组成的漫长旅程。
那些数字背后的沉默哀悼——9.93亿票房背后的数百万人次观影,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民族在默默履行自己的历史责任。每个人用电影票做出的选择,本质上是一次关于历史记忆的公民表决,它表明:无论多么困难,无论呈现方式多么不完美,我们仍然选择记忆,而不是遗忘。
来源:今夜奇观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