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演技评分炸了!李乃文排第2,王志文冷眼神评分让人意外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0 16:02 2

摘要:2025年9月,《731》正式登陆全国院线。上映第3天,票房破2亿;第10天,直接冲过4亿。电影里的故事,全从12位幸存者口述里扒出来——姜武演的王永章,原型是黑龙江老劳工王贵,当年被抓进731后,每天搬18小时实验器材,饿了啃墙皮。

文丨小麻薯

编辑丨小麻薯

最近《731》在全球热映,不少国人看完心里像压了块石头。

这部讲731部队罪行的电影,从筹备到上映走了8年,中间三次遇到资本撤资,差点胎死腹中。

2025年9月,《731》正式登陆全国院线。上映第3天,票房破2亿;第10天,直接冲过4亿。电影里的故事,全从12位幸存者口述里扒出来——姜武演的王永章,原型是黑龙江老劳工王贵,当年被抓进731后,每天搬18小时实验器材,饿了啃墙皮。

姜武为演他,连续2个月每天一碗粥,减重15公斤,脸凹得像干核桃,手背上青筋爆得能当琴弦。导演赵林山说:“拍这部戏,是因为女儿问我‘731是什么’,我翻了三天资料,越看越难受——我们这代人记得,下一代说不定就忘了”

很多观众不知道,731部队的罪行比电影里更残忍。他们把活人叫“马路大”(日语“原木”),做冻伤实验时,把人放进零下30度冷库,用风扇吹,看多久冻成冰人;做细菌实验时,给孩子注射鼠疫杆菌,看全身溃烂的速度;甚至剖开孕妇肚子,把婴儿拿出来“研究”。

电影里的“人塔托举”戏,原型是731的“耐寒实验”——20个囚徒叠3层塔,站在雪地里,每10分钟记录“冻亡率”,最后活着的只有3个,还被割腿做“冻伤标本”。

孙茜演的林素贤编号1213,这个数字藏着导演的小心思——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林素贤是女性受害者的缩影:她本来是医生,要救别人,却被抓进实验室,肚里还怀着孩子。

孙茜为演好她,特意采访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张奶奶,张奶奶说:“我当年被日本兵抓住,他们把我按在地上,我拼命喊,没人救我”。孙茜说:“从那以后,我演林素贤时,手就忍不住发抖,总觉得张奶奶在旁边”

平田康之是第三次演日本反派,可这次压力最大。他查了731头目的日记,里面写着:“今日实验:10个中国人,注射鼠疫杆菌,3人下午死亡,状态良好”。

平田康之看完哭了一晚上——“这些人不是恶魔,是正常人,可做了恶魔的事”。所以他演的时候,没装凶,反而笑得温和,说话很慢,像聊天气——“日常的恶才最可怕,就像你邻居突然拿刀”。

网友@小橘子说:“王志文的眼神我记了三天,像刀扎心里,比哭戏还难受”。我看完也这样觉得,那种“没说出口的渴望”,比喊口号更戳人。

这部电影从筹备到上映,每一步都带着“较真”——演员拼命还原角色,导演挖空心思找史料。可看完演技评分,很多人纳闷:李乃文演得那么好,为啥才排第二?

要我说,不是李乃文不好,是王志文太“狠”。李乃文把“怂包”顾博轩演活了——被抓时腿软,被打时喊“我错了”,最后还是拿起砖头砸日军。这种“平凡人的勇气”,已经够打动人。可王志文演的杜存山,眼神里有恨、有怕、有想活的劲——他坐在墙角盯窗外麻雀,能盯十分钟不眨眼,眼里的光像快灭的蜡烛,却还在烧。这种复杂感,不是谁都能演出来。再说排名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演员把历史搬上银幕,让我们记住不该忘的人

这事你怎么看?

来源:小麻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