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31》票房虽已突破5亿,但说实话我觉得这部电影还真的很一般,甚至有点失败,这部影片直接揭露人体实验的镜头仅有五处,累计时长不到30秒。
《731》票房虽已突破5亿,但说实话我觉得这部电影还真的很一般,甚至有点失败,这部影片直接揭露人体实验的镜头仅有五处,累计时长不到30秒。
而香港导演牟敦芾在三十年前拍的《黑太阳731》,却以毫不妥协的纪实风格,让无数人真正直面了那段残酷历史——包括小学时期的我。
---
01 《731》:历史厚重感缺失的商业尝试
叙事逻辑混乱。观众吐槽剧情存在大量不合理之处:姜武饰演的王永章作为一个清洁工,竟能在基地随意进出;基地无人巡逻;主角光环过于强大。
血腥场景被大幅弱化。审查部门要求删除“可能引发仇恨”的镜头,导致原始构想中部分真实场景被大幅弱化。最终核心场景保留率不足30%。
角色塑造生硬。王志文饰演的杜存山在房间画一墙的“十”字却无人干涉,还能在密不透风的基地养小老鼠,这些情节被指缺乏逻辑。
02 《黑太阳》的纪实力量:真实震撼与历史教育
毫不避讳的纪实风格。香港导演牟敦芾的《黑太阳》系列以直接呈现历史真相而闻名,尽管因为尺度过大至今无法在内地上映。
导演牟敦芾曾坚定表示:“谁不允许我拍这部影片,谁就是卖国贼。”他在片头打上了十个大字:“友好归友好,历史是历史。”
深刻的教育意义。我清楚地记得,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学校多次组织观看《黑太阳》系列电影。没有任何同学因镜头真实而产生心理不适,相反,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日本侵略者的残忍,激发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决心。
03 对过度保护的批判:历史真相不应被美化
过度保护反而是一种伤害。当今一些家长和舆论呼吁严格把控影视作品尺度,甚至认为历史题材也应“老少皆宜”。这种观点剥夺了年轻一代了解历史真相的权利。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试图为孩子屏蔽一切“不适”内容,只会培养出脆弱的一代。关于动画片影响的调查显示,77.2%的家长把决定权交给了孩子自己,仅有0.1%的家长会提前“筛选”内容。
历史教育的本质。观看《黑太阳》后,我们并没有模仿暴力行为,而是对历史暴行产生了深刻的愤怒和反思。这证明了青少年有能力区分历史教育与暴力娱乐,真正的历史教育不会引发暴力模仿。
04 恶意投诉与评分扭曲:谁在扭曲历史记忆?
评分机制遭受挑战。近年来,恶意评分事件屡见不鲜,严重扭曲了剧集的评分机制。一些作品甚至尚未播出便已遭遇差评。
《731》面临的差评中,虽然有不少是基于艺术质量的合理批评,但不能排除有一些恶意评价的存在。
饭圈文化对历史题材的侵蚀。评分本应是观众表达对作品真实看法的渠道,但现在却沦为互相攻击的工具。这种现象若蔓延到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将严重影响历史记忆的传承。
---
我至今记得每一次(从小学到初中和高中都在学校大操场)看完《黑太阳731》后,同学们当天晚上的沉默和往后一段时间默默努力学习的,那种历史的沉重感真实可触。我们没有做噩梦,没有模仿暴力,只有对民族伤痛的深刻记忆和对振兴中华的坚定信念。
相比之下,《731》虽耗资巨大,却因各种原因未能真实呈现历史全貌。真正的历史教育不需要过度保护,需要的是《黑太阳》那样的勇气与真诚——“友好归友好,历史是历史”。
历史不是童话故事,它的残酷性需要被真实呈现,我们要敢于直面历史真实,我们不是东亚病夫!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来源:三爷论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