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云南广播电视台生态链展区,奇幻的虚拟现实大片随时可以开拍。由洲明科技带来的数字化场景,展示了"文化+科技"的融合优势。
正在举行的云南文博会精彩纷呈,
在位于12号馆的
创意云南文化产业特色馆,
众多参展商携特色文创产品亮相,
以"文化+科技"为方向,
将文化数字、创意设计
与生活场景的深度融合产品
生动呈现在观众面前。
在云南广播电视台生态链展区,奇幻的虚拟现实大片随时可以开拍。由洲明科技带来的数字化场景,展示了"文化+科技"的融合优势。
云南洲明光电有限公司总经理 龚妮娜:“来到我们展区可以做一个电影梦,这就是我们拍电影的场景和黑科技,它是通过拓展现实的方式虚实结合,可以和虚拟的人和物进行互动。比如我们现在正在演一个仙侠剧或者一个儿童奇遇记,故事主人公也许是一个现实的人,我是一个妈妈,我来森林里找我的女儿,我碰到一头神鹿,神话当中出现的,通过虚实结合这个故事就完成了。”
云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展区的核心展品,是一个可跳跃、可适应多地形行走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吸引了很多观众前来互动,感受智能算法的应用突破。另一边,一台学院自主研发的智能诊疗设备,展现了科技与产业融合的无限可能。
云南大学软件工程重点实验室科研助理 王登雄:“用于心理健康评估的设备,这个设备主要作用就是通过采集人的脑电、肌电以及面部表情特征,实现对人抑郁情况或心理健康的评估。”
在特邀文创展区,从以典籍为核心的国家图书馆文创,到敦煌研究院推出的两千余款敦煌文创和体验,再到独具特色的中国日报文创、央视总台文创、北大文创、西南联大文创等均携特色IP亮相,展现文化传承与创新,拓展文创边界。
国家图书馆文创展区讲解员 朱国珍:“现在的文创产品更贴近当下的生活方式,比如说现在的需求不是单一的,不是我想要用牙刷就只是一个牙刷,它可能兼具了更立体的功能性。”
云南大学文创设计师 王小娟:“我手里的是云南大学的盲盒系列,这边一共有六款,是盲盒系列,跟云南大学标志性的建筑相结合做的产品。”
在"云岭文韵"展区,云南出版集团组织所属10家单位,精选600余种图书、文创产品参展,以滇版图书为媒,更好讲述云南丰富多彩的故事。
云南人民出版社编辑 刘娟:“有这个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这套书——《心之所向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这套书是全国首个以这个概念出版的纸质出版物,它涵盖了云南的自然地理、民族风俗还有边境文化,我们想通过这套书向大家介绍云南整个维度的魅力。”
云南文化产业特色馆突出文化创意赋能,强化科技融合发展。专门邀请科研企业、高校参展,设立人工智能与文化融合展区,通过LED可视化交互、虚拟现实、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提供沉浸式互动,让观众感受科技赋能下的文化创作、传播以及消费的新可能。
市民:“展示我们云南的文化魅力,既有传统元素的特色馆,又有现代新科技加持下的产品,让我们看到、听到、摸到时代的前沿。”
记者:王驰远 马炽韬
辑编:张芃芃
责编:董燕萍 王锐
主编:曾真
终审:狄丹
来源:都市条形码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