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8日,《731》正式上映,当天的排映规模超过了《速度与激情9》和《独行月球》,首日票房超过3.4亿,当天大盘97%的收入由它一部贡献,截至当晚总票房破4亿
首日排映近27.4万场、票房3.41亿、当日大盘占比97%,一部《731》在9月18日把影史纪录硬生生改写了
这不是靠情绪营销,而是靠真实的重量
电影从第一天起就像一记锤子,敲在观众心口上
你能感到那种沉甸甸的质感,不花哨、不装腔,直球扔到你面前
9月18日,《731》正式上映,当天的排映规模超过了《速度与激情9》和《独行月球》,首日票房超过3.4亿,当天大盘97%的收入由它一部贡献,截至当晚总票房破4亿
这样的数字没有偶然,背后是扎实的准备,是硬碰硬的内容
导演赵林山为这部片子做了多年功课,查阅超过百万字的文献,翻看第七三一部队的原始实验报告、幸存者口述、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甚至邀请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担任顾问
这些冷冰冰的史料被他化成影像,又把影像尽量交还给事实本身
更让人屏息的是,他把刚出生十几天的女儿带进片场,参与一个关键镜头的拍摄
剧组原本准备了仿真道具,实际效果不行,他做了一个父亲最难做的决定
有人说这是“过猛”,也有人说这是“负责”
我更愿意理解为一种决心:用尽一切办法逼近历史的真相,同时把风险与争议都扛在自己肩上
这一步,他不是在拼噱头,是把“还原”二字落在地上
所有日本角色都由日籍演员出演,赵林山说:“我不愿让中国人扮演日本人”
这话很硬,但你听得出他的逻辑:民族气质、行为细节、语言神态,外人模仿得像,却常常差那口气
那些日籍演员顶着舆论压力参与拍摄,心里未必轻松,但他们的表演把“真实”又往前推了一步
这不是替侵略者辩护,是让历史更清楚地站在银幕上
影院给了它足够的尊重
很多影院把首场安排在上午9点18分,在场次上标注“警钟长鸣”,观众晒票根、挑9排18号的座位,仪式感很强,但你能感到大家不是在凑热闹,而是在认真
我在影厅门口看到一位年轻人牵着奶奶的手进场,两代人对视一眼,都没说话,但那眼神已经把片子的使命点透了
让我意外的是,走进影院的主力竟是20-39岁的年轻人,占到72.6%
一般人以为历史题材更吸引中年观众,但这次的画像给了我们一个新答案
性别比例几乎对半,男性50.9%,女性49.1%
这说明它不是“男生看的硬片”或者“女生看的哭片”,而是所有人都能走进去的现场
职业分布里,白领/一般职员占65.8%,工人/服务业22.8%,学生8%,公务员3.4%
主流城市白领支撑了大部分场次
说句心里话,年轻人愿意花时间看这样一部电影,本身就说明了我们对“严肃题材不可看”的偏见该扔掉了
业内有人直言:从市场角度看,《731》的成功证明观众在等待质量过硬的历史题材
不是不爱看,是好片太少
你把东西做好了,大家就会来
这也是为什么购票平台一路上调它的预期,直接把总票房看到了15亿
市场的嗅觉一向灵敏——有真实、有力量,票房就会回应
电影为什么能打动人?
因为它没有用喧闹替代沉默,没有用仇恨覆盖复杂
赵林山说:“揭露不代表仇恨,而是唤醒”
这句话是这部电影的底色
历史不是为了让我们捏紧拳头恨一辈子,而是为了把教训长在骨头里
在这些镜头前,我们更容易知道该往哪里走
把视野拉远一点,《731》并非孤岛
早些年,《南京!
南京!
》用黑白影像切开一段最难直视的记忆,《二十二》对着“慰安妇”幸存者的日常沉默地拍,把疼痛留在她们脸上的纹理里
它们和《731》在同一条时间线上,像一盏盏灯,照得人不舒服,但不亮不行
我留意到,很多城市的票房榜单里
上海冲到了城市票房榜首
这座喜欢讨论、喜欢公共议题的城市,把行动落在了购票上
走出影院,风有点凉,但你会觉得脑子更清醒
历史教育不一定要用喊话,电影也可以把人安静地拉过去,让你自己去想
更令人关注的是,《731》并没有把版图圈在内地
它在9月18日同步登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与澳大利亚、新西兰
9月19日去到美国和加拿大
11月将在韩国上映,后续还计划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等地与观众见面
这是一部走出去的历史片,走出去不是为了“输出情绪”,而是把事实交给更多人看
当然,关于创作边界的讨论不会停止
用导演亲生孩子参与拍摄,是勇气还是冒险?
让日籍演员来演侵略者,会不会引发误读?
这些问题都值得谈,但恰恰是这样的争议,让作品不沦为“安全区”里的乖孩子
只要底线清晰、创作诚实,审慎地逼近事实,是值得鼓励的
有意思的是,首日大爆之后
不少影院迅速加开了晚间场和工作日白天场,观众的讨论从“刺激不刺激”转向“还原到什么程度”“看完心态如何”
这才是好电影的真正影响:让人把注意力从“看没看过瘾”转到“看懂了什么”
因为记住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我在尾字幕结束时听到好几排观众没有起身,灯光亮起那一刻,大家默默走出去了
你说这部片子是不是完美?
不是
但它在关键地方不退让,敢于把难受的部分交给我们自己,这就够重
如果未来几年,能有更多这样扎实、诚恳的历史题材出现,我相信观众会继续用票根告诉市场
“我们要的不是‘轻松’,我们要的是‘真相’”
信源资料
上观新闻:《电影〈731〉郑重声明!上映首日票房超3.4亿,上海位列城市票房榜首》-2025年9月19日
环球网:《〈731〉正式上映,刷新多项纪录!导演赵林山:“揭露不代表仇恨,而是唤醒”》-2025年9月19日
光明网:《〈731〉破影史纪录!这项数据超越〈哪吒2〉! 第一波影评来了→》-2025年9月18日
来源:波妞说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