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 年 9 月 18 日,是九一八事变 94 周年,警笛长鸣间,曾于 7 月 31 日意外下架的电影《731》全球公映,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让影片自上映起就承载着别样意义。
2025 年 9 月 18 日,是九一八事变 94 周年,警笛长鸣间,曾于 7 月 31 日意外下架的电影《731》全球公映,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让影片自上映起就承载着别样意义。
影片以一比一的还原度,揭露日军 731 部队的残暴行径,角色只有编号没有名字,正如历史中那些无辜受害者的遭遇。上映首日,票房便突破 3.4 亿元,排片率近 70%,20-39 岁的青年观众占比超 72.6%,创下中国影史首日排片与场次纪录。到了 9 月 19 日,累计票房已超 4 亿元,按照这个势头,周末票房冲击 10 亿元并非奢望。
不过,影片的高热度也伴随着争议。不少观众表示,即便提前做好心理准备,看到影片中残酷的实验场景时,依旧忍不住落泪,看完后心情久久无法平静,还有人直言 “不敢看,心理上难以承受”。也正因如此,有声音建议 18 岁以下人群谨慎观看。
在影片引发广泛讨论之际,71 岁的陈佩斯悄然成为焦点。提起他,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春晚舞台上那个演《吃面条》的喜剧人,可这次,他用行动打破了大众的固有印象 —— 低调包下 30 场《731》,每场约 50 座,总花费超 7 万元,且未做任何公开宣传。当被问及为何这么做时,他只简单一句 “这不是电影,这是历史”,却重若千钧。
网友们纷纷为陈佩斯点赞,有人说他 “有老艺术家的家国情怀,重义轻利,弘扬正义”,还有人评价他 “是春晚笑声的创造者,更是沉默历史的守护者”。确实,陈佩斯的举动,不只是对导演姜武和这部影片的支持,更是用实际行动提醒着所有人,不能忘却那段黑暗历史。
有人觉得,这类揭露历史伤痛的影片会煽动仇恨,但在我看来,恰恰相反。铭记历史从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释怀过去、面向未来。我们正视日军 731 部队的暴行,不是要去憎恨某个群体,而是要记住先辈们为和平付出的惨痛代价,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生活。就像陈佩斯用包场的方式支持影片,他想传递的,或许也是希望大家通过了解真实历史,从伤痛中汲取力量,学会自强。
9 月 18 日本就是刻在中华民族脊梁上的伤疤,《731》的上映,让这个日子有了更特殊的意义 —— 它是对历史真相的庄严叩问,也是对遇难同胞的深切缅怀。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影院观看《731》,哪怕过程让人揪心,但大家都明白,不看不等于没发生过,只有直面历史,才能真正释怀,才能让未来的路走得更坚定。
18岁以下的勿看,为所有支持者点赞!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
来源:华哥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