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731》上映就是胜利,我们这一辈给了历史一个交代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9 18:31 2

摘要:此前,电影遭遇日本右翼势力的暗中阻挠与恶意抹黑,央视新闻、人民网、新华社三家央媒共同为一部电影发声力挺,这些都说明,电影《731》的上映超越了普通影视作品的范畴。

电影《731》如期上映了,一天内打破多个电影市场记录!

此前,电影遭遇日本右翼势力的暗中阻挠与恶意抹黑,央视新闻、人民网、新华社三家央媒共同为一部电影发声力挺,这些都说明,电影《731》的上映超越了普通影视作品的范畴。

《731》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载体,将731部队那段被刻意尘封的反人类暴行从历史深渊中打捞而出,在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节点,为国人呈现了一堂以无数同胞生命为注脚的历史课。

影片对历史的讲述,始于对“谎言与真相”的精准解构。1940年10月4日,衢州城区上空的日本战机投下的物品,被史料明确记载为“细菌战开端”场景。这一切的罪恶源头,指向哈尔滨平房区的四方楼。

影片中,日军以榻榻米、抽水马桶、健康后即释放为诱饵,将中国民众诱捕至“特设监狱”,在他们身上挂上冰冷的数字号牌,称其为“马路大”,这种将人异化为“实验材料”的细节,完全复刻了史料中731部队“先优待后虐杀”的罪恶逻辑。

所谓“良好环境”,不过是为保证活体实验数据精准而设的陷阱,待实验对象保持“健康状态”,便会被推入活体解剖室、毒气实验室、人体细菌实验室,直至生命被折磨殆尽。

影片对实验暴行的呈现,并非猎奇式的血腥渲染,而是基于史料的克制表达。日军用木棍敲击冻硬肢体验证硬度、冷漠记录皮肉脱落时间的细节,与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的档案完全吻合,妇女紧抱孩童的挣扎,与室外日军戴防毒面具计时记录的冷酷,构成对“反人类”最直白的注解。

更具历史重量的,是影片对罪证湮灭与留存的巧妙呈现,当年731部队为销毁罪证,屠杀了全部关押百姓。在影片中通过姜武的自助和他助,最后仍无法逃脱的绝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虽然真相被刻意阻挠,但导演赵林山耗时11年,查阅了8000页报告和423小时影像,甚至让自己刚出生十天的孩子,去出演片中被活体解剖出的婴孩,所以细节的堆砌,让“731暴行”不再是模糊的历史名词,而是有时间、有地点、有受害者的具体悲剧。

影片的价值,更在于对“历史审判”的追问。二战后,美国为获取731部队的实验数据,豁免其成员罪行——这一被史料证实的“交易”,成为影片结尾引人深思的留白。当部分日本右翼势力否认历史、抹黑影片时,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里的人体标本、实验日志、幸存者证词,与影片的影像形成共振,共同将731部队的罪行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9月18日的上映日期,并非偶然。94年前,“九一八事变”拉开全民族抗战的序幕;今天,电影《731》接过抗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的历史接力棒,成为国民级的历史教育事件,这是一堂以生命为注脚的历史必修课。

它让每一个走进影院的国人明白,那些“马路大”的数字号牌背后,是曾经鲜活的生命,731部队的实验室废墟之下,是民族不能忘却的伤痛。正如影片的寄语,“你若记得,我便活过”...

来源:堵河源梅子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