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华势力再出手?《731》上映1天全是差评,日本高官呼吁政府认罪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9 17:39 1

摘要:又出现反华势力?《731》这部电影是导演和团队耗时十年、耗尽心血铸成的“物证”,可令人没想到的是,电影上映不到一天,评论区涌现出许多恶评。

文|祁言

又出现反华势力?《731》这部电影是导演和团队耗时十年、耗尽心血铸成的“物证”,可令人没想到的是,电影上映不到一天,评论区涌现出许多恶评。

而就在国内舆论场上争议不断时,日本一高官的做法却引起了网友的关注,他的行为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重重打在了那些“反华势力”的脸上。

那么,《731》究竟为何会出现差评?日本高官又做了什么呢?

导演赵林山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拍一部常规的电影,他反复强调:“我拍的是历史证据”,而这句话,就已经奠定了《731》的基调。

《731》这部电影,并非是一部追求艺术美感的作品,而是一份沉甸甸的物证,它的铸造过程,本身就是一场苦行。

前后耗时超过十年,剧本磨了整整243稿,为了一个细节,整个团队能一头扎进超过八千页的泛黄史料里,反复观看长达423小时的供述影像。

赵林山自己,更是无数次往返于哈尔滨的图书馆,寻访幸存者与博物馆馆长,试图拼凑出最接近真相的碎片。

为了还原那座人间地狱,剧组不惜血本,按照1:1的比例,将731部队最核心的设施“四方楼”硬生生地复刻了出来。

这种近乎偏执的严谨,都在诉说着一个事实:他们要的不是“像”,而是“是”。

然而,铸造“物证”的道路,从来不平坦,赵林山曾一度陷入资金困境,靠着变卖家产才得以支撑,更令人心寒的,是来自历史另一端的冷漠。

他曾远赴日本,寻访731部队头目石井四郎的老家,得到的却是其后人一句冰冷的回应:“挨打的人都忘记了打人的人还需要记得吗?”

这一切的压力,最终都反映在了影片上,公映前的延期,背后是堆积如山的举报,这直接导致影片不得不进行删减,也解释了为何部分观众会觉得剧情上存在一些问题。

但恰恰是这种“不完美”,成为了这份“物证”最真实的注脚,它证明了,即便是在今天,想要原原本本地呈现一段历史,依然要面对重重阻力。

正如赵林山坚守的底线,可以不完全展示血腥画面,但绝不能美化或粉饰罪行,《731》这部影片,本身就是一场抗争后的幸存品。

当《731》终于在9月18日这个特殊的日子与观众见面,并创下首日票房破3亿、打破排片纪录的成绩时,一个看不见的战场也随之在国内舆论场上拉开了序幕。

很多网友认为影片“太血腥”,不适合孩子观看,还有人说“现在是和平年代,历史可以尘封了”。

这种论调表面上是出于善意,深层里却是一种试图将历史创伤无害化处理的心态,他们害怕直面创伤会带来负面情绪,宁愿选择性遗忘。

紧接着,是一种更具迷惑性的指责,说影片“实验室太干净,拍得太假”,这暴露了许多人对历史的刻板印象,他们想当然地认为,罪恶发生的地方必然是肮脏、混乱的。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731部队本质上是一个高规格的医学实验机构,为了确保实验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其内部的卫生标准极高。

那种窗明几净的环境,与正在进行的残忍实验形成的巨大反差,才是历史最令人不寒而栗的真相,干净的场景,非但不是“假”,反而是对历史最精准的还原。

面对这些批评,支持者的反击同样激烈,有人指出,真实的历史中,连儿童都是受害者,现实远比电影残酷一万倍。

然而,这场记忆的战争也催生了非理性的情绪,部分愤怒的网友,直接将所有批评者打上“水军”或“外国势力”的标签,甚至喊出了“严查三代”的过激口号。

这让原本应该严肃的讨论,滑向了立场先行的两极分化,变得更加复杂。

就在国内舆论场吵得不可开交之时,一个来自日本的身影,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某些言论的荒谬,也狠狠打了那些试图搅混水的人的脸,而这个人,就是日本参议院议员山添拓。

就在今年3月和4月,山添拓做了一件震惊日本政坛的事,他在国会上发声,用找到的731部队进行细菌战的史料证据,公开指证731部队的滔天罪行。

山添拓当着所有人的面,直指日本政府声称“找不到资料”的说法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欺骗。

而他这样做的核心诉求也非常明确,那就是要求日本政府必须正视历史,公开承认731部队进行人体实验和细菌战的罪行。

这一幕,形成了一个极其讽刺的悖论,当加害者国度里,有正义之士在为揭示真相而奔走疾呼时,在受害者国度里,却有一部分声音在呼吁“尘封历史”、“放下仇恨”。

山添拓的行为,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那些认为“历史可以过去”的人的脸上。

这也告诉我们,对历史真相的责任感,是一种超越国籍的普世价值,它不专属于某个民族。

而山添拓在9月18日接受采访时,也谈到了对电影《731》的看法,他希望日本能够以此为契机,承认对中国所犯下的侵略罪行。

面对记者询问《731》是否会在日本上映,山添拓也坦言,如果这部电影能在日本上映,必然会遭遇右翼势力巨大的阻力和疯狂的骚扰。

他的这番话,从侧面印证了《731》这类作品的全球性意义,它挑战的,不仅仅是日本官方长久以来的谎言,更是全世界范围内,所有试图掩盖、歪曲、遗忘历史罪行的懦弱与恶意。

结语

电影《731》引发的种种争议,早已超越了一部作品的成败得失,它更像在考验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去直面历史的全部真相,包括那些血腥的、复杂的、令人极度不适的部分。

从铸造“物证”的十年艰辛,到舆论“战场”的众声喧哗,再到山添拓发言所带来的深刻反思,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历史记忆的传承,从来都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遗忘的诱惑和歪曲的力量,如影随形,从未走远,而一个真正自信和强大的民族,不应该只沉浸于胜利的荣光,更需要具备直面创伤的坦诚和勇气。

因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像山添拓这样的人的存在,不断提醒着我们,在追寻真相与正义的道路上,良知与勇气,永远不分国界。

这,或许才是《731》这部电影,在票房之外,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来源:苏荨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