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31》上映的战绩走势,恍惚间让人看到了前几年的电影黄金时期。
两天票房突破4亿!
《731》上映的战绩走势,恍惚间让人看到了前几年的电影黄金时期。
毕竟能在国庆节前夕,打出这样的成绩,或许也就只有这部想看人数高达600万人的影片了。
然而,口碑如何,想必影迷们已有耳闻,争议颇大。
当然,作为主旋律特殊题材的电影,有点争议实属正常。
可《731》的评论区,观众的反馈看起来却比较冷静,尤其是对制作班底的能力产生了质疑。
而相比同样题材的《南京照相馆》,只能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所以,为何《731》与其差距如此之大?
别急,不吹不黑,这回咱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珠玉在前,为何《731》与其有相同之处却又对比强烈——
英雄主义,个人与群体的差别
其实落笔抗战题材,必定已经有了“英雄主义”的标签。
无论是《731》还是《南京照相馆》,当然讲述的都是英雄的故事。
可两者最大的区别,一部偏重“个人英雄主义”,另一部则是妥妥的群像。
不用多说,《南京照相馆》当然是群像。
男主的作用,是推动剧情,让其他人物随着情节发展,出现在观众面前。
戏份或高光镜头上,几位主人公都是比较平均的。
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思想、见解,以及在同样经历下做出不同的反应。
比如原本要依附于日本人的歌女,不知道外面情况,只能委曲求全的照相馆老板,当然还有怕死的男主,以及汉奸翻译。
他们仿佛都有自我意识,始终不服于屈辱(除了翻译),在死神降临时散发着各自的人性光辉。
实际上,更应该用群像表现的,应该是《731》。
要讲越狱,当然也可以。
在恐怖又恶心虚伪的日本人压迫下,群众的力量才是最有希望的,中国人到了这时候也才会更加团结。
然而,在我看来编剧和导演的水平实在有限,他们或许无法用平均的感情侧重,来让几个人物都有血有肉。
所以,《731》的男主扛起大旗,从始至终成为妥妥的大男主,也就是个人英雄主义。
当然,个人英雄主义也就算了,好歹也是个抗日英雄。
可编剧赋予男主的色彩,竟然是顶替抗日英雄,又为了活命卑躬屈膝的人物。
好,观众看到这里其实也可以忍,只要后续展现出人格脊梁、大无畏精神,小人物变大英雄,那也行。
可问题是,在最该展现人物光环时,男主做出了让人匪夷所思的选择(不具体剧透)。
他时好时坏、审时度势,大部分剧情中都少了主旋律应该有的激情澎湃。
直到最后,强行上升价值,配上戛然而止的结局,我仿佛看到了导演黔驴技穷的无奈表情。
《南京照相馆》中,全员对抗日本人。
有人生、有人死,但,主题自始至终都没有变,他们每个人都很平凡,但,都是英雄。
而到了《731》里,其他人的希望都寄托在了“王子阳”身上。
与其说是“731”,其实更像是男主的“731历险记”。
如何规避极度悲痛,笑点太多不够庄重
在我看来,在整体观感上,《731》与《南京照相馆》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喜剧与悲剧元素的比例。
其实《南京照相馆》也有一些笑点,只不过比例非常小
当然,这只是为了缓解氛围,让观众稍微放松的方式。
毕竟对于主旋律历史题材来说,观众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尺度。
稍不留神就会变成过度煽情、用血腥画面作为噱头,让人生理不适。
而《南京照相馆》在尺度方面,把握得就刚刚好,日本人的暴虐成性,不一定非要用“鲜血”、“砍头”等直观画面展现。
当然,《731》在尺度方面也有所把握。
但,两者不同的是,《731》的血腥画面也不少,可火烧、冰冻等不血腥的情景,少了更加细腻的描写。
而且,这部电影有关于“731部队”真正的暴行,其实并不多。
突如其来的血腥暴力镜头,又带有目的性,没有与剧情进行融合。
最关键的是,《731》用过多喜剧成分来表现,实在是不妥。
想要规避过于沉重悲痛的氛围,大家可以理解,但,这不代表需要用密集的笑点来分解。
《南京照相馆》对日本人的批判,从开篇就直接血淋淋地摆了出来。
而主角团认识到日本人真面目,是逐渐的,悲痛的情绪一点点渗透涌入,最后才推向高潮。
而《731》更像是故意回避伤痛,在所有人身上,可以看到对死亡的恐惧。
却没有“士可杀不可辱”的民族情节,反而将重担只交付给了男主。
当然,唯一一位正面表现英勇的人物,是王志文饰演的杜存山。
然而,他也是在监狱里装傻得以苟且偷生,一直幻想要逃出去的人。
最后竟然因不满被叫号码,非吵着让日本人叫他名字,而被白白捅死。
该有的英勇和团结没有拍出来,个人英雄主义也差了点意思。
所以观众在看《731》时,才会感觉到别扭。
结语
电影《731》其实是由长春电影集团带头出品的,而导演赵林山也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
在爱国情怀、大体方向上,不会有洗白或歪曲的现象。
所以,最大的问题,还是班底的水准。
人物的弧光如何展现,群像怎样才能各有所长,怎么在镜头不多的前提下,又能让一个角色有血有肉,这对于他们来说或许是个大难题。
所以,《731》的思想表达正,却不深,无法让观众狠狠共情到泪流满面,只能用大尺度镜头调动影迷的情绪。
当然,将这部影片与《南京照相馆》作为对比,并不是想拉踩,而是探讨一部备受期待的主旋律电影,为何在口碑方面达不到预期。
要我说,甭管何种题材,讲好故事、塑造人物永远都要放在第一位。
-END-
南枫娱乐圈
有品质的娱乐观点
来源:八卦南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