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部电影没有规律,但人是靠找到规律获得安全感的生物,不管是科学还是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有规律,它挑战了我们的视听的理解力。
这部电影的口碑,两极分化非常严重。
造成口碑分化的主要原因:
1、规律性
这部电影没有规律,但人是靠找到规律获得安全感的生物,不管是科学还是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有规律,它挑战了我们的视听的理解力。
我们看的其他电影,都是人为设计好的剧本,都能找到一定的规律性;但这部电影它是历史的不确定性造成的历史真相,而造成这段历史的日本人心理极度变态,增加了更多的随机性。
所以这部电影剧情很跳跃,那些平常不喜欢思考,只喜欢迎合多巴胺分泌的人就不喜欢这部电影,它们觉得剧情看不懂,没有规律性。
平常喜欢靠内啡肽获得幸福感的,就会喜欢这部电影,因为他们不喜欢顺从自己获取满足感,是靠品味。就像宋朝文人,喜欢听风吹过松针的声音,心不够静是听不到的,这种声音不是顺从自己,而且对抗欲望。
简单一点说,比方说同样是吃饭,吃到很饱会有满足感,这是多巴胺;有些人吃饭会吃的很少,虽然很喜欢吃但他是靠对抗这种想吃的欲望获得满足感,这就是内啡肽。
品味是品出别人品不到的东西,去发现的过程叫品味。
2、没看过的人
很多评价不好看的,都是没看过的,至于它们为什么说不好看,可能各有各的原因吧。
3、干净
很多人说场景太新,衣服太新之类的。
实验室用的白瓷砖墙面、地下回水池、恒温控制(25℃)等设施,并不是真的干净,是为了确保实验条件稳定。
这是一部中国人都应该看的电影,我记得看过浙大郑强教授的演讲,他说过一段让我记忆非常深的话:“当我们的青少年,清明节不去游玩,而是去烈士陵园,咣咣磕头的时候,日本人才会真正的害怕,他们明白,中国的年轻一代并没有忘记那段历史。”
来源:温故画面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