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一大早,朋友圈就被《731》的电影票根刷屏了。说实话,很少见到哪部电影能像这样,上映第一天就引发这么大规模的关注。根据猫眼专业平台的数据,这片子截至早上九点多,票房就已经冲到了1.33亿,直接拿下了中国内地影史单片单日总场次冠军和首映日总场次冠军这两项重量
今天一大早,朋友圈就被《731》的电影票根刷屏了。说实话,很少见到哪部电影能像这样,上映第一天就引发这么大规模的关注。根据猫眼专业平台的数据,这片子截至早上九点多,票房就已经冲到了1.33亿,直接拿下了中国内地影史单片单日总场次冠军和首映日总场次冠军这两项重量级头衔。到九点半左右,票房数字更新到了1.36亿,势头一点没减。光是上映首日,全国就排了25.6万场,一口气打破了十项纪录,另外还拿了34个里程碑式的成就,比如2025年9月战争片的内地票房冠军和2025年第37周的周冠。这热度,真是没谁了。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和影片选择的上映日期很有关系。今天是什么日子?是“九一八”事变94周年。片方特意把首场放映时间定在了上午9点18分,还加了个“警钟长鸣”的标识。很多影院工作人员都说,虽然技术上9点就能放,但坚持等到9点18分这个时刻,意义完全不同。这种安排,让看电影这件事超越了一般娱乐,变成了一种集体记忆和历史反思的仪式。
电影本身讲的是什么?它用平民的视角,揭露了侵华日军那段反人类的暴行。故事围绕小贩王永章展开,他和许多人一样,被强行抓进731部队的“特设监狱”。日本人用“配合健康检查与防疫研究就能换自由”的谎话,骗他们接受各种难以想象的折磨,比如冻伤实验、毒气实验,甚至活体解剖。这些情节光是听着就让人脊背发凉,但导演并没有刻意渲染血腥,而是更注重故事和情感上的共鸣。
之所以能这么震撼,是因为它背后有沉重的历史真实做支撑。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就说,“真实的历史远比电影展现得还要残酷”。731部队的罪行是人类历史上极其黑暗的一页,战时被列为绝密,战后又被极力掩盖,很多史实到现在都没完全公开。这部电影,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这段被刻意遗忘的历史。
为了尽可能还原真相,导演赵林山和他的团队花了整整十年时间做准备。他们不仅去了哈尔滨的罪证陈列馆,还专门跑到日本查找资料,光是史料就看了超过百万字。每个细节,小到牢房铁窗的间距、墙角霉斑的颜色,都请专家严格把关,确保不偏离历史。拍摄过程也特别辛苦,剧组在零下30摄氏度的环境里工作了146天,累计拍了2044个小时。拍“冻伤实验”那场戏的时候,演员要在零下20度的冷库里表演,剧组还得配医疗团队随时监测体温,生怕出意外。
这部电影能拍出来,本身就不容易。据说导演2017年去罪证陈列馆的时候,馆长金成民就很沉重地告诉他,之前已经有三位导演尝试过这个题材,但都不幸离世,还有一位香港编剧在创作期间神秘失踪了三年。但赵林山还是签了“生死状”,坚持了下来。从2017年到2025年,八年磨一剑,团队面对史料收集、场景还原、情感承受的多重压力,终于把这段不能忘却的历史搬上了银幕。
影片的英文名也挺值得琢磨的,叫“EVIL UNBOUND”,直译过来是“罪行无界”。这个翻译不只是字面上的,更强调了电影的主题:战争的罪行是没有人性底线的,它超越了一切界限。为了能顺利过审,制片方其实也做了一些妥协,比如把血腥程度从“第九级”下调到了“第十七级”,还把36组实验画面改成了黑白。但即便如此,影片的冲击力依然很强。
这片子不只在国内火,从今天开始,它也在全球多地同步上映。北美地区是9月19日上映,韩国安排在了11月,之后还会陆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这些国家上映。让血色记忆成为全人类的警示,让和平的信念在全球回响,这确实是这部电影更大的使命。
观众们的反应也非常强烈。在哈尔滨和长春的首映式上,很多观众看完后表情凝重,掌声久久不停。导演赵林山在现场激动得泣不成声,他说当“731”这三个字出现在大银幕上时,对哈尔滨和那些逝去的人是一种告慰。有观众说,电影尺度很大,看得人非常难受,但又觉得它超出了预期,不仅讲了731部队的暴行,还有更深层的东西。还有位观众感慨,电影真实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提醒人们不能忘记历史,“那些逝去的人们应该被铭记,每个名字都值得被记住”。
电影《731》的火爆,不仅仅是一部影片的成功,更折射出当代中国人对历史记忆的珍视和对民族认同的强化。它用影像的方式,让一段被遮蔽的历史重新进入公众视野,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视野。很多年轻人对这段历史其实并不太了解,虽然中学课本可能提过,但毕竟有限。而这部电影,就像一堂震撼的历史课,让我们知道,有些历史,不能忘;有些真相,必须知。不忘过去,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来源:热浪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