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最近都在聊《731》这部电影吧?预售票房就已经破亿了,这可是春节档之后的第一部啊,热度直接拉满了。猫眼上的“想看”人数竟然冲到446万多,直接破了《唐人街探案3》保持了四年的纪录,这期待值真是没谁了。
哎,大家最近都在聊《731》这部电影吧?预售票房就已经破亿了,这可是春节档之后的第一部啊,热度直接拉满了。猫眼上的“想看”人数竟然冲到446万多,直接破了《唐人街探案3》保持了四年的纪录,这期待值真是没谁了。
这片子选在9月18号上映, timing 真的很巧妙。“九一八”本身就是一个沉痛的历史符号,再加上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这种民族情绪自然就转化成了观影动力。听说很多单位、学校都组织了包场,央视也给了大力宣传,这排面可是不小。
不过啊,票房预测这事儿,现在业内分歧还挺大的。乐观派觉得,这电影能引爆全民观影潮,甚至有人喊出30亿、50亿的目标,想着能不能复制《长津湖》的奇迹。但保守点的看法就谨慎多了,觉得最终可能落在7亿到15亿之间。专业数据平台像灯塔和猫眼,目前预测的总票房大概在13亿到14亿左右。
为啥会有这么大差距呢?主要还是题材太特殊了。电影讲的是731部队的细菌战和活体实验,镜头语言非常真实甚至残酷,片方自己都打了“18禁”的提示。提前看过点映的人说,电影是拍得真好,但也真的让人难受,超过四成的人表示“短期内不会二刷”。这种情绪上的沉重感,可能会影响重复观影率,而这点对冲高票房还挺关键的。
导演赵林山这次也挺让人捏把汗的。他之前那部《铜雀台》口碑一般,这次虽然下了大功夫——花了十多年准备,跑去日本找资料,甚至1:1复刻了当年的实验室——但观众最后认不认,还是得看成品质量。万一叙事节奏或者情感处理不到位,可能就会引发口碑两极分化。
从档期来看,9月本身是个冷档期,没什么长假红利。虽然现在首日排片率冲到了70%以上,场次甚至打破了《复联4》的纪录,但后面国庆档一大波新片马上就要上了《731》的排片和热度很可能被分流。所以它的票房后劲,真的挺考验口碑的持续发酵的。
说到口碑,目前首波看过的观众反馈还不错,很多人评价它“克制而有力”,预测豆瓣开分大概在7.5到8分之间。不过这种历史伤痛题材很容易触发情绪化打分,有人可能因为太压抑打低分,也有人会因为历史意义直接给满分。所以最终评分怎么走,还真说不准。
电影在海外也会上映,北美、澳洲、欧洲都安排了放映,英文名改叫《Evil Unbound》。不过制片方自己也明白,西方观众对731部队的历史认知度有限,海外票房预期并不高,估计全球总票房(不含中国)可能都难破1000万美元。它的价值更多可能体现在文化输出和历史教育上。
不管最终票房数字停在哪儿,其实都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这部电影从立项开始,承载的就不仅仅是商业期待。它用大银幕的方式撕开了历史的一角,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去直面一段不能遗忘的过去。从首映现场观众红着眼眶、久久不愿离场的反应来看,它已经完成了一种更深刻的使命。
所以啊,最终它是卖10亿还是30亿,都改变不了它的特殊性——它是一部观众“需要”而不是“想要”去看的电影。票房数字衡量的是商业成功,而《731》的价值,可能更在于我们走出影院后,那段历史是否还在我们心里继续活着。
来源:影视泡泡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