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首映震撼观众:李乃文含泪追忆,李善玉呼吁铭记历史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8 21:10 2

摘要:“我是第一次看《731》这部电影,几度落泪。”主演李乃文在哈尔滨首映式上分享观影感受时数度哽咽停顿。2025年9月17日,电影《731》在哈尔滨全球首映,灯光重新亮起时,观众席中无人起身。

银幕上的光影闪烁,影院中的抽泣声与握紧的拳头,成为这部电影最真实的评价注脚。

“我是第一次看《731》这部电影,几度落泪。”主演李乃文在哈尔滨首映式上分享观影感受时数度哽咽停顿。2025年9月17日,电影《731》在哈尔滨全球首映,灯光重新亮起时,观众席中无人起身。

压抑的抽泣声、愤怒的握拳、湿润的眼眶——这是首映式上的真实场景。这部电影以1945年哈尔滨平房区为背景,揭露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以细菌战研究为名,通过活体冻伤实验、毒气实验等手段残害平民的真实历史。

01 历史血泪,银幕重现

《731》的独特价值首先在于其历史真实性与权威性。电影由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担任历史顾问并联合摄制,这一背景保证了影片对历史事件的高度还原。

从浙江到湖南,无数村落近乎绝迹,无数家庭支离破碎。这些地理与历史细节都经过严谨考证。

影片中展示了731部队的残酷暴行:在鼠疫跳蚤实验中,他们将染满鼠疫菌的跳蚤放在活人身上,看着病毒一点点吞噬生命。在冻伤实验中,他们用零下196度的液氮速冻活人,数十秒内让肢体变成冰块,再强行解冻,听着骨头碎裂的声音记录数据。

02 观众反应,无法平静

电影《731》在售票平台想看人数累计450万人,成为影史第一。9月18日首日预售场次已超23.6万场,超过《速度与激情9》《复仇者联盟4》,成为中国影史上映首日场次冠军。

首映后,社交平台上的第一波口碑反映出观众的巨大震撼。许多观众表示观看过程中几度落泪,没人能平静看完。

“尺度太大了,看的太难受了,超预期。”一位影评人写道。还有观众感叹:“看的太难受了,几度落泪,没人能平静看完,超预期,是一部值得看的爱国主义电影。”

03 演员心声,铭记历史

主演李乃文在观影后分享感受时,数度哽咽停顿。他坦言这不仅是因为剧情本身的力量,更是因为拍摄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思考再度涌上心头。

“感谢所有一起观看《731》的观众朋友,相信我们会永远铭记在731遇难的同胞们!他们有名字,他们永远在我们的心里。”

演员李善玉在电影《731》中饰演的角色名叫梁艾英,但在整部影片中,她的名字从未被提及。“因为被关在731实验室里面的人没有姓名,只有编号。”李善玉解释道。

当年被关进731部队的不仅有男人,还有女人、小孩与老人。女性因实验需求,承受着如剖腹产等残酷实验的对待,成为这段历史中不可忽视的受难群体。

李善玉强烈呼吁大家走进电影院观看这部电影:“在这段历史中有三千多同胞遇难,但他们没有名字,我们一定要记住他们,守护当下的和平和尊严。”

04 电影意义,超越银幕

《731》选择在9月18日这个意义非凡的日子上映,它是日本侵华的开端,也是中华民族苦难的开始。

影片直面历史惨痛的态度,是对当下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回应。电影预告中再次强调“未满18岁请谨慎选择观看”。这不仅是对影片内容的警示,更暗示了历史真相的残酷性。

那些我们只是看到就觉得不适的画面,在当时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这些记忆虽然痛苦,但绝不能因不适而被遗忘。

导演赵林山在首映交流时提到:“电影是证据,影院像法庭,观众像审判者。”这句话虽然听上去有点重,但看完电影的人都会明白其中的分量。

05 国际反响,历史真相

《731》的上映不仅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也引发了国际关注。有日本网民刷屏嘲讽,称电影“在无限放大事实”,还说“过去的事就该翻篇”。

这种态度与日本右翼势力长期试图掩盖历史罪行的做法一脉相承。二战中,侵华日军建立起了覆盖亚洲多国的细菌战作战体系。

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的731部队就是日军策划、组织和实施细菌战的大本营。研制细菌武器、开展人体实验……在鲁西地区制造的霍乱,更是造成42余万人死亡,1500平方公里成为“无人区”。

06 铭记历史,启迪未来

历史的意义不仅在于记录过去,更在于启迪未来。《731》通过再现细菌战的残酷历史,提醒人们和平的珍贵与生命的尊严。

“真相不会因时间而褪色,历史的发声震耳欲聋。”这不仅是电影的宣传语,更是对每个观众的深切呼唤。

在这个记忆容易消褪的时代,《731》以光影艺术捍卫历史真相,完成了一部电影作品应有的文化使命与社会担当。

影片结尾,3513个遇难同胞的名字在银幕上缓缓滚动,没有人提前离场。黑暗中,历史与现实在这一刻交织,一个个被剥夺了名字的生命重新获得了尊严。

首映式现场,导演赵林山泣不成声。他坚持将首映设在哈尔滨,因为这是一种告慰,“对那些逝去的人是一种告慰”。

走出影院,愿每个人的步伐都能更加坚定,不忘过去,无畏将来。

来源:向阳一点号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