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和朋友从电影院里出来,赶在上映第一天就来看《731》。这个与“九一八事变”重合的上映日,从坐下的那一刻起,就觉得这场观影不只是看一部电影,更像是赴一场与历史的“对质”。
刚和朋友从电影院里出来,赶在上映第一天就来看《731》。这个与“九一八事变”重合的上映日,从坐下的那一刻起,就觉得这场观影不只是看一部电影,更像是赴一场与历史的“对质”。
电影里那一个个血淋淋的场景,根本不是艺术演绎,而是日军罪证档案里写得清清楚楚的真相。身边朋友也一边看一边查资料,尤其是“冻伤实验”的片段,简直难以相信是真实的历史事件。零下196度活体冷冻,而那些加害者们却凑在一旁说笑。
最具冲击力的“活体解剖”场景,更是直接印证了历史证词。手术台上,受害者在无麻醉状态下被划开胸膛,军医冷静地摘取脏器,助手则在一旁冷静记录,仿佛在处理一件实验标本,这一令人揪心的画面,与日本作家森村诚一在《恶魔的饱食》中揭露侵华日本第七三一部队人体实验的记录一样,文字证词里的冷酷,转化为银幕上无法回避的视觉震撼。
还有让人全程攥着衣角的“毒气实验”,现在想起来还心头发紧。电影里的毒气室窄小又密闭,还有个抱着孩子的母亲,拼命也要保护自己的孩子,母亲护着孩子的画面,根本不是刻意煽情,而是档案里真实存在的悲剧。
据原731部队细菌生产部长川岛清在1949年12月伯力军事法庭供认,“731 部队每年因烈性传染病实验而死的囚犯人数不下600人”,这些囚犯被叫做“原木”,日语为 “马路大”,是731部队对这些抓来进行人体实验的受害者污辱性的称呼。
在“防疫给水”的谎言下,他们骗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国无辜百姓,他们本有着自己平静的生活,却被抓进特设监狱,失去了本来的姓名,只有冰冷的编号,像毫无生命的木头一样,被随意处置、被强制接受各种惨无人道的细菌或毒气实验折磨。
导演赵林山花了十余年的时间,查阅了大量资料,查阅了8000多页资料和423小时影像,去哈尔滨市图书馆找相应的历史文献,聘请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为影片历史顾问,远赴日本在当地的图书馆和档案馆中寻找罪证,力求让镜头里的每个场景都有据可依。正如赵林山所说“希望通过艺术形式传递历史责任,凝聚和平力量”。
原来屏幕里的痛苦嘶吼,不是演员演得好,是当年真实发生过的绝望。走出影院时,正听到防空警报响,太阳亮得晃眼,仿佛有一瞬间的穿越。
看完电影一直心潮澎湃,心里反复想,如果不是电影把档案里的文字变成具象的画面,可能很多人永远不知道“731”这三个数字背后,到底有多么多的苦难和残暴。看了电影,我们意识到,它不是模糊的“历史名词”,而是一个个被冷水浇冻、被毒气吞噬、在手术台上痛苦死去的鲜活生命。
《731》最“狠”的地方,从来不是镜头有多血腥,而是它清清楚楚地告诉你:这些不是演的,是写在历史档案里、存放在罪证陈列馆里的罪行。这样的电影,我们该看,更该记住,记住屏幕里的每一个场景,都能在历史罪证里找到依据;记住那些没有名字的受害者,不该只变成档案里的一串编号。
来源:影评人宸曦微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