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全球上映仅1天,令人担心的事发生了,央视锐评句句戳心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8 17:20 3

摘要:看完《731》,我想很多人的内心都无法平静,这种沉痛的历史铭刻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

文|凶真

编辑|洲洲影视娱评

看完《731》,我想很多人的内心都无法平静,这种沉痛的历史铭刻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

全球上映,自然会引起不小的讨论,这种揭开历史真相的作品,往往最能颠覆人们的三观。

当然,有人说真话,就有人想要掩盖真相,这种人无疑是最让人痛恨的。

然而面对这种“美化侵略”、企图掩盖历史真相的行为,央视又是怎么评价?

《731》上映后,各大影院的排片率已经来到了98.9%。

猫眼接近450万人的“想看”,更是让这个918显得不那么平静。

为了支持电影《731》,央视新闻更是在微博发布了转发抽奖100张电影票的动态。

然而评论区的百姓则表示,不抽奖也要买票去看。

这份对历史的诉状,这次对人性深渊的勇敢凝视,无疑是撬动着无数中国人的内心。

不过在上映前,依然不少人都担心这会不会又是一部打着爱国旗号的“烂片”。

但是上映后,人们才发现:

“相比书本中文字的描述,影片中的画片更能让人过目不忘,更能让人感同身受。”

影片一开始,一个小朋友被人押送到731的基地,面对烟雾缭绕的浴室,他以为自己已经到了天堂。

而旁边的人一句话便将小朋友拉回了现实:

“天堂没有日本人。”

面对彼时日军对我国人民的各种残忍实验,这句话无疑是贯穿了整部作品的始终。

然而,面对这部揭开历史真相的作品,依然有人想让这种恶行变得正当化。

全球上映后,也有不少日本人看到了《731》的内容。

有痛心疾首的,表示先祖犯下的罪怎么也还不清,也有人在评论区留言:

“当时全世界都在比着开发新的技术,所以这种实验也并不奇怪。”

尽管这种人在少数,但是既然能说出来这种话,就说明现在依然有人不愿意相信历史的真相。

不过最让人难以接受的还不是有日本人“美化罪行”,而是给他点赞的账号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中国的。

包括那些认为《731》上映不利于小孩子心理健康的,他们认为电影必须绕过儿童,但是731部队绕过我们的儿童了吗?

口口声声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实际上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这些人或是因为自己生活的不顺利,又或是道听途说了一些无稽之谈,便开始仇恨着这个生他养他的国家和民族。

看过《三体》的人都知道,这些人无疑是那些逆向种族主义者,简称“降临派”。

他们这种渴望通过毁灭得到救赎的想法,显然和中国人民进步的思想背道而驰。

丑恶永远无法正当化,尤其是已经造成巨大影响的事件。

不过面对《731》的上映,依然有人持反对意见。

那位号称“人民的老板”于东来,就认为《731》只是在传播仇恨。

02、铭记历史并非仇恨过去

胖东来,大家都应该很熟悉,一个主打“亲民”的企业。

8月份中旬,胖东来商贸集团的创始人于东来正式公布了前段时间针对刑释人员的专项面试题。

他的宗旨是好的,目的是为了让曾经误入歧途的人有重返光明的机会。

而他的这一行为被不少人支持,彼时的他,被人们称为“真心为民的企业家”。

可是就在电影《731》上映后,这位为老百姓着想的于东来,却掀起了民愤。

面对这部揭露侵华日军反人类行为的主旋律电影,不少网友都想让于东来发表支持的看法。

然而于东来却反其道而行,表示:

“世界上有许多仇恨,传播仇恨不如传播美好更能引领人们走向光明。”

这话一出,显然是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满。

首先,这部电影承载的是中国民族的苦难,并且承担着国家“铭记历史”的任务。

甚至央视官媒都站台大力支持,为什么于东来反对《731》的上映?

更何况,于东来的说辞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错误。

铭记历史并不能等同于传播仇恨,而是基于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过往的铭记。

他把《731》上映和传播仇恨画上等号,无疑是认知方面出现了偏差。

不仅如此,于东来还减少了《731》的排片量。

通过买票软件我们能看到,9月18日,许昌胖东来天使影城的《731》排片量还较为正常,然而到了9月19日,排片量则从十多场变成了只有五场。

这种行为自然也引起了不少人的质疑,主流媒体都在大力宣传,胖东来却逆向而行。

网友们很难不怀疑于东来是不是有什么其他想法。

就像此前《南京照相馆》播出时,就有人站出来表示我们要包容,不该活在仇恨里。

甚至有人还为此去给电影刷低分,试图消减电影的热度和评价。

他们不知道,这种行为是极其荒谬的。

我们是提倡包容的民族,但是这种包容不包括战争造成的影响。

传播美好和铭记历史都是为了更好的明天,这两者并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把“过往的惨痛”等同于“仇恨”,这种行为无疑是让人无法接受的。

我们或许是仇恨着,但是我们依然崇尚着和平,这和“传播仇恨”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就像央视网评价的那样:

“侵略者曾企图掩盖真相,但中国人民揭露历史的决心永不泯灭。”

影像不仅仅是历史的证言,更是长鸣不息的警钟。

历史就在那里,电影也就在那里,电影我们可以不看,但是历史我们却不能忘记。

“以史为鉴,我们才能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只有一代又一代人能正确地了解历史,我们才能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电影《731》不是开始,也不会是结束,在以后,这种题材和类型的作品只会越来越多。

这些故事值得被讲述,也应该被铭记。

部分参考资料:

京报网|上映5小时,《731》破2亿!日本议员呼吁日本政府承认侵略罪行

中国新闻网|影片《731》上映 单日场次破纪录

湖南日报|《731》制片方郑重声明

来源:麒麟鉴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