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血色记忆成为人类的警示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8 09:50 2

摘要:影片未映先热。自定档以来,该片在猫眼和淘票票两大票务平台的“想看”数据分别突破了450万和247万用户。截至昨天22时,《731》预售总票房超1.65亿元,其中上映首日票房1.09亿元,以近67%的排片占比撬动98.1%的“九一八”当日票房。

昨天,电影《731》在哈尔滨举行了全球首映。这部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以下简称“731部队”)暴行为题材的影片将于今起正式公映。

影片未映先热。自定档以来,该片在猫眼和淘票票两大票务平台的“想看”数据分别突破了450万和247万用户。截至昨天22时,《731》预售总票房超1.65亿元,其中上映首日票房1.09亿元,以近67%的排片占比撬动98.1%的“九一八”当日票房。

电影《731》海报。

昨天的首映场,第一批观众发现片尾字幕出现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的结束语——“同胞们 向前走 出口有光 有人间烟火有国泰民安”。如电影《731》总制片人张望所言,“80年前,我们用鲜血赢得和平;80年后,我们以电影守护记忆”,该片上映不为渲染伤痛,而是为铭记历史、守望和平。

记者了解到,《731》将在全球多地与观众见面,让血色记忆成为人类的警示,让和平的信念在世界回响。

历史的罪证无法抹去

电影《731》选择在哈尔滨举行全球首映,因为历史的罪证无法抹去。

二战期间,侵华日军建立起覆盖亚洲多国的细菌战作战体系。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的731部队以“防疫给水”为名,秘密研制细菌武器,开展人体实验,成为日本策划、组织和实施细菌战的大本营。据统计,1940年至1945年间,至少有3000名来自中国、苏联、朝鲜等国家的民众被当作“活体实验材料”。而今,位于哈尔滨的731部队遗址群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细菌战遗址群。

电影《731》以平民视角揭露了侵华日军的反人类暴行:小贩王永章等人被强行抓进731部队的“特设监狱”,受侵华日军以“配合健康检查与防疫研究即可换取自由”的虚伪承诺欺骗,遭受冻伤实验、毒气实验、活体解剖等极端折磨。

“真实的历史远比电影展现得还要残酷。”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说,731部队的罪行是人类历史上极其黑暗的一页。但由于那些罪行在战时处于绝密、在战后又被极力掩盖甚至美化,许多史实至今仍未完全披露。他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让更多人知道侵华日军实施细菌战的反人类暴行。

力求细节均有史可依

从剧本创作到落地拍摄、制作,《731》的创制过程历时十年。为真实还原那段被尘封的黑暗历史,主创团队走访海内外搜集史料,经历了六年跨国取证,查阅资料超百万字,力求“影片每一处细节均有史可依”。

一份来自1950年外国文书籍出版局《前日本陆军军人因准备和使用细菌武器被控案审判材料》中,收录了原731部队细菌生产部部长川岛清关于被实验者的供词。其中有段问答——

问:什么是“受实验的材料”呢?就是那些被送到731部队里去进行实验的活人吗?

答:正是如此。

问:在731部队内给那些遭受被实验伤害的活人规定过什么符号式的名称呢?

答:他们被称呼为“木头”。

问:这些人是按照他们的姓名被拘禁在该部队内部监狱里的吗?

答:不是,他们都戴有牌号。

问:所有这些人都必须得死掉吗?

答:正是如此。

由这份供词以及其他交叉互证的史料,影片据此做了还原。在制作层面,片方亦参照许多战争文物进行复刻。大到四方楼场地的全景搭建、建造“特别移送”的火车车厢;小到人物妆造细节、衣服缝线位置都反复琢磨。主演姜武感慨,拍摄时他多次因直面“历史现场”而情绪失控,“每一场戏都是对心灵的拷问,但我们有责任让观众看到真相”。

3000多位有名有姓、鲜活的人,在反人类的暴行中,生命被屠戮,尊严被践踏。“我们不仅要呈现暴行的表象,更要通过影像唤醒国际社会对战争伦理的深刻反思。”导演赵林山说,跨国取证过程中,他们发现那些美化罪行的谎言与历史同样可怕,“电影中‘健康换取自由’‘天皇亲善’‘食物宝贵’等谎言,都源自我们从史料中发现的端倪”。在他看来,目前对于731部队的史实挖掘和史实追证仅仅是个开端,“通过电影揭露罪行,希望团结更多热爱和平的人士,将这段历史形成全民族、全世界、全人类的记忆”。

今天,《731》不仅在中国内地公映,还将同步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上映;9月19日起,该片北美公映,英文片名《Evil Unbound(罪行无界)》;此外,片方还计划在韩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多个国家陆续登陆。(王彦)

来源:光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