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看不敢看,但必须要看!”《731》的每一帧因何戳中人心?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8 09:46 2

摘要:9月18日9时18分,当纪念“九一八”事变的尖利防空警报再次响起,备受关注的电影《731》正式全球上映。9月17日,影片在哈尔滨市举行全球首映式。

9月18日9时18分,当纪念“九一八”事变的尖利防空警报再次响起,备受关注的电影《731》正式全球上映。9月17日,影片在哈尔滨市举行全球首映式。

“不忍看不敢看,但必须要看!”短短十一字的影评,道尽了每位观众矛盾又凝重的心境。

9月17日,电影《731》在哈尔滨举行全球首映式,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时捂嘴掩面、不忍直视 图源:哈尔滨日报

影片通过严谨的史料考证与影像叙事,讲述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在哈尔滨平房区以“防疫给水”为名,大肆抓捕平民开展人体实验,秘密进行惨无人道的细菌战研究的反人类暴行。

公映前,《731》便已牵动国人的心弦:平台“想看”人数突破451万,预售票房破亿元,成为今年春节档后首部(不含点映)预售破亿的影片。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无数颗滚烫的心在共振——电影的全球公映,是想让更多的人更深入地了解曾被极力掩盖的历史真相,是要通过电影这种艺术形式传递历史责任,凝聚和平力量。

01

“不忍看”——

每帧画面都是血泪凝成的民族伤痛

78%的人体含水量、人类不吃饭只喝水时的饥饿耐受极限平均为60到70天——这些数字背后,藏着一段深不见底的民族伤痛:所谓“人体水分占比”的科学数值,是无辜生命“蒸发”换来的冷血结论;所谓“身体生理耐受阈值”的数据,是受难者在饥饿中历经器官衰竭、意识崩塌的残酷见证。

电影《731》让这段沉重历史再度走入大众视野,让每一位观者都被那份沉重到窒息的“不忍”攫住。

侵华日军在进行惨无人道的细菌战和烧伤研究 图源:电影剧照

“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至暗时刻。”

这份“不忍”,源于历史真相的刺骨细节:1933年8月,侵华日军在黑龙江哈尔滨南岗地区秘密建立细菌战基地“石井部队”,即后来的七三一部队。据统计,1940年至1945年间,至少有3000名来自中国、苏联、朝鲜等国家的民众被当作“活体实验材料”。

731部队的罪行是人类历史上极其黑暗的一页

影片中,小贩王永章等人被强行抓入“特设监狱”,日军诱骗他们承受冻伤实验、毒气实验、活体解剖等极端折磨。

事实上,731部队等细菌战部队的活体实验,始终披着“医学研究”的外衣,内里却是彻头彻尾的反人类罪行——通过人体染菌观测、活体解剖检测、病理解剖诊断等方式实施,这在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

“这是不可承受的切肤之痛。”

影片官方微博写道:“以镜头直面民族之痛。”当镜头扫过基地里冰冷的解剖台、盛满致命细菌的培养罐,掠过被关押者眼中凝固的绝望,我们看到的是一条条有温度、有家庭、有期盼的鲜活生命。在731部队的实验室里,他们被当作“实验材料”肆意摧残,基本的生命尊严被彻底碾碎。

首映式上,导演赵林山泣不成声

这份“不忍”,是电影镜头带来的“煎熬”:烈火炙烤的灼热、脏器被撕扯的剧痛、明知难逃一死的无助……

银幕上的每一帧画面、每一个镜头,都是民族伤痛的深刻烙印,都是人类文明史上无法磨灭的伤疤。

02

“不敢看”——

冰川之下是远超想象的反人类暴行

鼠疫实验、跳蚤实验、冰冻实验、活体解剖、人体标本……当这些字眼映入眼帘时,我们总会下意识地闪躲。可正是这一个个令人胆寒的词汇,曾是731部队日复一日运转的“冰冷程序”。

超出人类认知的残忍。翻开各类解密文件、战犯供述、历史档案、实物证据以及相关研究著作,那些血淋淋的记录,让人脊背发凉、不寒而栗。

七三一部队遗址出土的用于解剖实验的人体内脏挂架、剃刀、浸泡内脏的标本瓶

731部队把活生生的人强行置于高温环境中,眼睁睁看着他们在痛苦的哀号中被烤至彻底脱水,变成一具具干瘪的躯体;他们将鼠疫、炭疽、气性坏疽、鼻疽、伤寒、痢疾、霍乱、传染性出血热等各类致命病菌,毫无顾忌地注入实验对象体内,冷漠观察病菌如何在人体内疯狂繁殖、吞噬器官;他们会在没有任何麻醉的情况下,将实验对象的身体器官逐一切除;他们会用开水给被实验者肢体解冻,看着其皮肉在高温中瞬间溃烂、脱落,露出森白的骨头;更令人发指的是,他们在一名13岁的孩子完全清醒的状态下,强行剖开他的身体,将肝、肾、胃等内脏逐一取出……这些实验场景之残酷,早已突破了人类对“恶”的想象极限。

滔天罪行的冰山一角。电影《731》的英文名《EVIL UNBOUND》,直译为“罪行无界”,而影片所呈现的,只是731部队罪行的冰山一角。

凡是被送进这座“人间地狱”的人,不论国别、性别、年龄,都逃不过被摧残至死的命运。

更可怕的是,731部队并非孤立的“恶魔作坊”,而是逐渐发展成体系化、规模化的细菌战机器,将魔爪伸向了中国20余个省、自治区。

凶残至极的冻伤实验

1941年11月,731部队在常德布撒鼠疫载体36公斤,造成大量人员染病死亡;1942年5月,731部队等细菌战部队用细菌炸弹进攻云南……

据2014年专家学者基于历史文献和调查材料作出的统计,日军细菌武器至少造成约230万名中国军民感染,其中死亡者约65万人。

随着近年来更多史料的披露与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实际受害人数远不止于此——研究人员初步估算,仅死亡人数就约为此前统计的4至6倍,至少有200万同胞,永远倒在了这场反人类的细菌战中。

03

“必须看”——

为铭记真相,更为守护和平

731部队的罪行是人类历史上极其黑暗的一页,战时处于绝密状态,战后又遭极力掩盖,许多史实至今仍未完全披露。更令人愤慨的是,731部队等细菌战部队的核心成员,大部分逃脱了正义的审判,长期缄口不提细菌战的滔天罪恶,妄图让这段历史永远沉没。

731部队的罪行至今仍未完全披露

历史不容篡改。导演赵林山说:“对于731的史实挖掘和史实追证仅仅是一个开端,通过揭露这样的罪行,希望团结更多热爱和平的人士,将这段历史转化为全民族、全世界、全人类的共同记忆。”影片团队进行了6年的跨国取证,在梳理历史与细节的过程中愈发清晰地认识到“谎言才更可怕”。

影片中,日军编造“以健康换取自由”“天皇亲善”“食物宝贵”等诸多谎言,试图掩盖其侵略本质与残暴行径。然而事实恰恰相反——731部队的累累罪证、桩桩暴行早已铁证如山:一句句证词、一张张档案照片,都在无声却有力地昭示着一个真理:一切罪行都无法抹去,遗忘甚至篡改历史的人,等待他的必将是历史的审判。

电影《731》主创团队耗时10年走访、搜集史料,力求“每一处细节均有史可依”

汲取前行力量。导演赵林山说:“我们以铭记之名回望历史,不是为了揭开疼痛的伤疤,而是要让和平的光照耀在人类文明的征途上。”

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前,总有大批游客排起长队。有人参观后表示:“被这个出口通道震撼到了——两边是战犯的供词,最后是一段上坡的路,路的尽头是光”;还有人说:“我们不忘国耻、缅怀先烈,但我们更要往前走,走到光明盛大的未来中去。”

每一次对历史的回望,从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从苦难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有游客被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出口通道设计震撼

或许此刻,你正坐在影院的光影里,任由银幕上的故事牵动心绪,看到揪心处,指节不自觉攥得发白……

当这份汹涌的情绪渐渐平复,当防空警报的余音散去,当影院的灯光重新亮起,我们更该将这份对历史的敬畏、对和平的珍视镌刻于心,带着它坚定地、更有力量地走向未来。

来源:青岛早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