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网友呼吁引进的抗日大片,为啥在国内疯狂抵制?原因太扎心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6 20:10 2

摘要:9月18日,《731》就要上映了,这次咱们可是认真的,直接在很多国家都上映,主打的就是观众在铭记历史的氛围中走进影院。

| 小鲤

编辑 | 小鲤

9月18日,《731》就要上映了,这次咱们可是认真的,直接在很多国家都上映,主打的就是观众在铭记历史的氛围中走进影院。

爱国主义题材影片《731》定档这天,网上突然蹦出个声音,质疑档期安排别有用心,甚至一直到现在,还有人在抵制表示自己不看。

现在已经有账号被官方禁言了,表面看是平台处理了一起违规发言,但背后牵扯的问题可没那么简单,为什么有人会对这样特殊的日子如此抵触?

让人心寒的是,现在已经有日本网友在网上呼吁这部电影上映了,这就很扎心了,人家呼吁上映,咱自家人却疯狂抵制。

从这部电影官宣,就一直有网友说难听话,不光抵制,还有人在社交平台阴阳怪气,现在已经有账号被制裁。

其实这是一个很悲哀的事情,这部电影的初衷就是让我们正视历史,自己不去看就算了,还疯狂抵制,让人心寒。

记得七月底,就有博主在东京街头宣传731部队罪证,他可能没想到,这场跨越国界的历史真相曝光行动,会有这么大的争议。

这位博主带着精心准备的日军细菌战资料,选择在7月31日这个特殊日期,现身日本繁华商圈,原本是为了填补当地历史教育的空白。

他想这样做,是因为身边接触过的日本朋友,大多对父辈的战争罪行知之甚少,甚至学习的教材和真相不一样。

所以才会毅然决然的做这件事情,他知道,如果以后没有人知道这段历史真正的真相,这段历史就会被遗忘。

他在布告板上打印了触目惊心的照片,还有真实的数据,很快吸引路人驻足,更意外获得日本友人现场翻译协助,这场持续八小时的街头宣讲最终以平安结束。

但事件发生三天后,该博主突然停更所有社交账号,后经证实竟是有中国网友以“损害国家形象”为由,举报了该博主。

这个原因真是让博主哭笑不得,让原本单纯的民间历史传播事件,突然蒙上了同胞相煎的阴影。

举报事件在社交媒体上也是两极分化,支持者认为博主在日本街头展示血腥历史画面,可能激化矛盾,有网友留言觉得爱国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担心这种对抗性行为会影响在日华人形象。

反对者觉得痛心疾首,某高赞评论直指举报者才是真正的历史虚无主义者,强调民间自发传播真相的重要性。

这种矛盾在日本社会同样存在,靖国神社里被美化的战争叙事,与魔王布告板上血淋淋的真相形成鲜明对比。

就像有位日本网友表示,自己被告知祖先是英雄,直到看见这些照片才意识到他们是屠夫。

但更耐人寻味的是,当日本民众尚能通过民间交流接触历史碎片时,某些中国同胞却选择用举报筑起认知高墙。

比起外部阻力,内部的思想禁锢,才是真相传播的最大障碍。

这场“同胞举报同胞”的闹剧,反而让更多日本人开始追问731部队的真相,可能这就是越被打压的信息,越容易激发公众好奇。

平日里,我们总在强调要警惕日本右翼篡改历史,却常常忽略了,身边那些自觉担任历史审查员的人,可能才是更隐蔽的阻力。

想想看,如果每个传播历史真相的人都要被同胞举报,那和日本当局禁止教科书刊登南京大屠杀照片有什么区别?

我们都应该像博主那样,既敢在外维护国家尊严,也敢在家揭露历史伤疤,毕竟,连自家的历史都不敢正视,还谈什么让世界尊重?

电影《731》的拍摄团队显然没打算回避历史的残酷,导演赵林山带着姜武、王志文等演员加盟,甚至电影的工作人员专门去档案馆了解这段历史。

他们想呈现的不是简单的爱国教育片,而是一段必须被正视的黑暗历史。

有意思的是,当片方把成片送去检测时,拿到的分级是16岁以上可观看,如果连这段历史都承受不了,那真的就有点讽刺了。

但网上很快出现两种极端声音,一边是大学生抢购哈尔滨零点场票,另一边却有人骂买票的人是爱国犬。

更讽刺的是,当有人批评电影血腥时,同档期丧尸片里喷血浆的画面反倒没人指责。

这种双标背后,其实藏着对历史记忆的刻意回避,就像很多日本年轻人没听说过731,连教科书都把它写成防疫给水部队。

其实仔细看支持这部电影上映的声音,你会发现这场争论根本不是关于电影好不好看,而是我们到底要不要记住那些墙上的名字。

有人觉得电影选在9月18日上映是刻意煽动情绪,可别忘了,这个日子本就是为了让中国人永远记住当年沈阳城头的枪声。

平台对冷嘲热讽的账号采取禁言措施,表面上是执行社区管理规则,本质上则是在保护历史叙事的严肃性不被随意消解。

而围绕这部电影的争议,网友吵来吵去,核心焦点其实只有一个,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那些血淋淋的历史过去?

支持者认为必须看,是因为很多日本年轻人对 731 部队的罪行一无所知,反对者则以内容太残忍,怕吓着孩子为由拒绝观看。

可矛盾的是,很多丧尸片里大量喷血浆的画面,却很少有人提出异议,这种明显的双标恰恰说明,问题不在于内容是否残忍,而在于我们是否愿意直面历史留下的伤疤。

电影导演坚持16岁以上能看,就是相信年轻一代有承受真相的能力,就像哈尔滨老人看完电影后说的那些话,很多家庭尘封的记忆正等着这样的契机被唤醒。

电影《731》计划全球上映,也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段历史。

影片最新海报上“罪恶的浓烟,曾试图掩盖一切”的标语,配合主创团队披露的“健康检查”骗局细节,把观众直接拉回那个用谎言包裹暴行的年代。

信息来源

《日本网民呼吁电影《731》上映:必须了解这段历史,向受害者谢罪,不要再陷入疯狂》——九派新闻

《一用户对爱国主义题材影片《731》档期冷嘲热讽,微博通报:已被禁言》——极目新闻

来源:月尘染星河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