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八一电影制片厂成立于1952年,建厂初期主要拍摄军事教育片、纪录片、科教片,1955年筹备拍摄故事片,总政文化部决定将总政文工团排演的话剧《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搬上银幕,作为八一厂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 。
八一电影制片厂成立于1952年,建厂初期主要拍摄军事教育片、纪录片、科教片,1955年筹备拍摄故事片,总政文化部决定将总政文工团排演的话剧《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搬上银幕,作为八一厂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 。
话剧《冲破黎明前的黑暗》编剧傅铎从1945年就开始构思,主要取材于晋察冀边区第二届群英大会他采访的几位拥军模范老大娘和战斗英雄的故事,1950年才开始创作。
该片总导演为丁里,执行导演为王苹,第二导演为刘沛然,编剧是傅铎,演员几乎全部启用原话剧的演员,包括今欣、陈立中、郭筠、李雪红、里坡等。
作为八一厂第一部故事片,大家都缺乏经验,制作周期长达两年多,光素材就拍了4万尺,最初剪完的片子可以放映七八个小时。执行导演王苹在拍摄期间遭遇丈夫宋之的肝癌逝世的巨大打击,但在八一厂领导的激励下,她振作起来继续投入拍摄工作。
为了真实呈现抗战场景,剧组人员深入了解生活,王苹向有对敌斗争经历的同志和外景地老乡征询当年抗战时期军民打游击的故事。该片的外景拍摄地分布在深泽的白庄、大直要、高庙、马庄、彭赵庄等地。
影片中演员说的大都是带有一点冀中口音的普通话,陈立中等演员还不时带出一句深泽一带的方言,如“经心”“调蛋”“隔长不短”“结记着”等,使整部影片带上了浓重的冀中地方特色。
影片中刘家营战斗取材于发生在深泽的宋家庄战斗,影片中八路军依靠刘家营良好的群众基础、完备的地道等优势,在村内和日军展开近火力巷战、击毙一名高级军官等场景与宋家庄战斗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来源:陇东漫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