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是蓝星》闪耀江城 宇宙的浪漫直抵人心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6 15:24 2

摘要:目前,中国首部太空实拍电影《窗外是蓝星》正在热映中,这也是首部挂总台电影台标并登陆全国院线的电影。很多走进电影院的观众看完影片后激动表示:“我已观影,感觉良好!”

目前,中国首部太空实拍电影《窗外是蓝星》正在热映中,这也是首部挂总台电影台标并登陆全国院线的电影。很多走进电影院的观众看完影片后激动表示:“我已观影,感觉良好!”

恢弘壮丽的画面配以王亚平娓娓道来的旁白,再辅以倾诉般的动人旋律,一幅无比真实、又无比浪漫而深刻的太空画卷呈现于眼前。电影结束那一刻,随着飞船绚丽的尾焰,“蓝星”上平凡的我们,仿佛也将手探向神秘深空,得以获取关于生活和未来的答案。

“蓝星”闪耀武汉两江四岸

随着中国首部8K拍摄太空电影《窗外是蓝星》的热映,电影连续亮相湖北武汉两江四岸灯光秀,单日可触达观众超70万人次。浩瀚宇宙的浪漫与江城市民不期而遇,遍布25公里长江黄金岸线的户外大屏接力点亮“蓝星”。

宇宙的浪漫直抵人心

《窗外是蓝星》是中国首次将航天员在太空的工作生活,忠实记录于电影。不只是观众受到了震撼,导演朱翌冉也坦言,自己当初看到拍回来的第一段素材时,“第一个镜头就震撼到我了——舷窗外的地球太震撼了。”

对于这部电影而言,最大的优势不是拍摄技巧,而是百分之百的在场性和真实性,是直抵人心的宇宙的浪漫,是渺小的人类敢撼寰宇的勇气。这是人类真正在改变这个世界的证明。

就像王亚平在旁白中娓娓道来的那样——

“地球上留给人类生存的空间,其实并不多。地球上最多的是海洋,那些海岸线与岛屿,曾经见证过数万年前,我们的祖先乘着简易的船只,面对大海,勇敢启航。就好像今天的我们,离开地球,去探索宇宙一样。”

让宇宙见证我们在场

在新闻报道中,航天员的身影往往与“圆满完成任务”这样的词语相连。而在电影里,王亚平回忆起第一次出舱时的感受,却是这样的:“我的身体一下子悬了起来,下意识盯着两根安全系绳,生怕它突然断开,让我永远飘在宇宙里。”

同时,我们也看到航天员身为一个个体,他们以怎样的目光注视浩瀚宇宙,又是以怎样的勇气直面无声的黑暗。他们不仅是航天英雄,也是孩子的父母,是他人的爱人,是伟大的平凡者。

影片中,王亚平的旁白被很多观众津津乐道。但少有人知的是,留给整部电影的配音时间只有一天,王亚平从早到晚一遍一遍地去配。她的声音配合画面,在静谧无垠的宇宙中回响,却又有着无匹的重量。

无垠旷宇与人间烟火

在电影里,空间站的日子既是严谨有序的,也藏着一丝人间烟火气。航天员们一起吃饭、理发,甚至迎接春节——这些看似平常的片段,却让他们不再只是遥不可及的“太空英雄”,而更像我们身边有温度的人。正是在这些琐碎而真实的时刻里,流淌着他们对家人的牵挂、对“蓝星”的眷念,以及那一份漂浮在星河之间,却始终沉于心底的乡愁。

电影中,王亚平给女儿的一段留言,感动了许多观众:

“亲爱的女儿,很抱歉此时此刻妈妈正在很远的地方工作,从你来到这个世界开始,我们从来没有分别过这么长时间。但是我知道,你总有一天会长大,会懂得妈妈正在做的工作。我们人类终有一天要离开地球,就像你有一天也会独立去生活一样,这两件事都需要勇气。”

“妈妈曾经答应过你,给你摘一颗星星回来。翟叔叔和叶叔叔也很好奇,妈妈会给你带一颗什么样的星星呢?现在妈妈告诉你,只要你抬起头看看漫天的繁星,其中有一颗最亮的,就是我们中国的空间站,我会从你的目光中飞过,妈妈会变成一颗星星,陪伴着你。”

我们的目标是浩瀚苍穹

《窗外是蓝星》是中国首部8K拍摄太空电影。导演朱翌冉说,“我有一个感触很深:杨利伟第一次飞向太空时拍摄的影像,到今天已经需要修复了。总台有一个理念是5G+4K/8K+AI,我们希望用这种形式把更真实的沉浸感带给观众。”

据介绍,电影的拍摄设备一共做了四套,全球也只有这四套。其中两套摄影机在空间站完成拍摄任务后,随天舟货运飞船坠入大气层,化为灿烂的花火。

电影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是,“人类终有一天要离开地球”。这仿佛是一种命运的召唤——就像几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离开非洲大陆,陆地上的人类乘着船只远征海洋。而今天,我们正站在又一个起程的时刻,即将迈向无垠的宇宙。而从神舟一号,到影片中的神舟十三号,再到如今的神舟二十号……我们正在用一次又一次的飞行,把梦想铺成通往未来的路。为了那个未来,我们此刻已经出发。

来源:长江新闻号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