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质子团”到“养子团”,电影圈也吃上“男团”红利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6 13:29 2

摘要:这三部电影都呈现了极具张力的男性群像戏,展现了久违的男性荷尔蒙魅力。让原本以男性受众为主的动作类型片,吸引了很多女性观众的入场。据公开数据显示,这三部电影的女性购票用户占比都超过男性。

时光编辑部 |予臻

探寻电影背后的谜题。

有没有发现,近三年电影圈最有记忆点的新人,都是以群像形式被推出来的。

2023年《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的“质子团”,2024年《九龙城寨之围城》的“城寨四少”,今年《捕风追影》的“养子团”。

这三部电影都呈现了极具张力的男性群像戏,展现了久违的男性荷尔蒙魅力。让原本以男性受众为主的动作类型片,吸引了很多女性观众的入场。据公开数据显示,这三部电影的女性购票用户占比都超过男性。

很多女性观众转化为演员个人粉丝,让演员一跃成为电影圈有声量的小生,从而有更多机会与资源。从“质子团”走出来的于适,接连出演了《蛟龙行动》《镖人》等大IP电影;从“城寨四少”走出来的刘俊谦,接连出演了《长安的荔枝》《寒战1994》等大片。

而在《封神》里戏份不多的此沙,今年成功凭着《捕风追影》的“反派大哥”被观众记住了。很多观众呼吁按照《封神》衍生综艺的模式,给“养子团”此沙、文俊辉、林秋楠、王振威、李哲坤出团综。

话说回来,组男团到底有什么好处?

吸睛、博话题与以老带新

其实,影视圈早在90年代就开始探索“组男团”的造星模式。

1996年开启的《古惑仔》正传系列,塑造了经典的“古惑仔男团”。2021年《披荆斩棘的哥哥》“古惑仔小分队”陈小春、谢天华、林晓峰再合体,《友情岁月》音乐一起,立马把比赛现场变成“回忆杀”演唱会专场。

1999年,陈木胜导演在拍摄《特警新人类》时,大胆启用当时还算“菜鸟”的谢霆锋、吴彦祖、冯德伦和李灿森,组成了耳目一新的“新人类男团”主演阵容。最终,电影成功地为“菜鸟们”打响名声,《特警新人类》也被誉为“造星炸弹”。

电视剧领域的男团模式,最经典的是《流星花园》“一女四男”模式。当下短视频上最火的团播正是以男团模式走红的。一群穿着西装革履的男主播,在直播间站成一排,根据观众的点播指示进行才艺表演。半个娱乐圈明星都在跳的“扫腿舞”,正是出自于男团的团播。

当一群青春洋溢、年轻帅气的男性以团体形象包装出现时,天然地会吸引观众的眼球。同时,男团之间形成了一种比较关系,更能形成话题效应。2023年,《封神》“质子团”走红后,女性观众之间最流行的一句问候是“你pick谁?”

正如偶像团体、选秀节目所形成社会话题效应一样,不同选择代表不同的审美属性,形成了你的社交名片。

“组男团”除了有吸睛与博话题的好处,还能够更有效地实现“以老带新”。众所周知,《捕风追影》里演技的“绝对王者”是梁家辉与成龙,“养子团”动作戏表演相当酷炫,但演技仍然是无法跟老戏骨们相提并论。

常见的“以老带新”模式,即老戏骨与年轻演员一对一演对手戏,对飙演技。年轻演员接住戏,就是天才型演员。接不住,很容易落下话柄,顶不住舆论压力的话,连慢慢成长的机会都没了。

有了团体的模式,相当于给了年轻演员一个安全区,让其与同年龄层演员有更多的对手戏,能够尽情展现自己的个人魅力,避免了与老戏骨对戏的相形见绌。

为什么押宝他们?

此沙因为出演了很多香港导演的动作片,被认为有神秘香港资本相助。但实际上,稍微了解一下动作片的处境,便知道其实是动作片更需要“此沙们”。

这些年,“打星”断代与消亡的论调不绝如缕。今年,演《捕风追影》的成龙71岁,演《误判》的甄子丹与隐退多年后又重出江湖拍《镖人》的李连杰都62岁了。

曾经去“港漂”过的“内地打星们”也都年过半百了。正当红的吴京51岁,最近曝出心脏病发作濒临死亡的张晋51岁,而还在演戏、但没水花的赵文卓53岁。

“童星”释小龙、谢苗读书中断事业后,长大重回演艺圈后只能混迹于网大。不过,谢苗凭着《目中无人》系列网大,事业稍微有了起色。

偌大的中国,真的找不着“打星”?

首先,“打星”是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演员有能吃苦的底色,二是要有从小练就的武术功底。袁和平曾说,没有功夫功底的人演他设计的动作,不得其门。即使演员使劲了浑身解数表演,也很难表现出动作的精髓。

其次,时代不同了,演员都往更赚钱的领域走。2005年起,以《仙剑奇侠传》为代表的仙侠古偶类型剧兴起,形成了极具商业价值的流量偶像演员体系,内地85生一代的演员几乎都投身了剧集行业。

而此时的台湾偶像剧从巅峰时期进入衰退期,第一代偶像剧演员开始向大银幕转型,让香港导演看到了其“打星”可塑性。比如在《艋舺》饰演台湾古惑仔的阮经天、赵又廷,在《翻滚吧!阿信》饰演体操运动员的彭于晏。

于是,“天庭宴”阮经天、赵又廷、彭于晏成了被港导押宝的一代“打星”。但后续,阮经天、赵又廷也更多地去演剧了。彭于晏倒是一直以电影为主,与林超贤导演合作了四部动作片,曾经一度形成了固定搭档的名片效应。不过,今年彭于晏也43岁了。

行业急需更年轻的“打星”。直到2023年,《封神训练营》培养出一批有武术功底的演员,方才为动作片提供了新的选择。

虽然有新选择了,但演员不一定会选择继续深造动作片领域。比如,陈牧驰签约的是剧集公司耀客传媒,后续作品都是剧集。李昀锐接连与腾讯视频合作了7部剧集,已经成了一线的剧集小生。

于适与侯雯元虽然都签约了乌尔善妹妹乌尔汗为法人的碧游传媒,但俩人事业规划也不一样,侯雯元主攻电视剧,于适则主攻电影。此沙经纪约在香港公司黑松文化,影视分约在耀客传媒,属于剧集与电影两条线路发展。

所以,与其说押宝,不如说是动作片更需要武术功底的演员,而愿意放弃流量模式,潜心做“打星”的演员并不多。

电影造星,需要商业闭环

如今的演员,出于商业价值的考量,几乎都是双栖发展,很少有人只专注电影圈。电影圈捧出来的演员,很多时候是为他人做嫁衣。

其实对演员来说,从大银幕到小荧幕,也是一种考验。有些演员在大银幕上,魅力四射、五官立体,但到了有滤镜的小荧幕里,就会失去辨识度、泯然众人。

而且小荧幕目前主流的动作戏,基本用不上真功夫。即使演员有真功夫,但要配合其他没有功夫的演员演戏。最后剪辑出来的画面是不断切换的近距离慢动作镜头,几乎看不出真功夫的痕迹。

大银幕的动作戏演员,不仅会遭遇颜值上“祛魅”,还会遭遇技能上“大材小用”。处在这种尴尬位置的电影演员不在少数,电影演员如何在电影体系里,形成自己的商业闭环,避免去别的领域“祛魅”,可能是现在电影圈造星需要解决的课题。

目前,《封神》造星模式是最值得参考。首先是超两个月的马拉松式路演,给足了新人曝光时间,产出了足够多的物料,能够更加吸粉与固粉。《捕风追影》在上映前,可能片方的票房预期并不高,不像《封神》有高昂成本倒逼着片方更努力宣传。

《捕风追影》原计划的路演较少,国内路演不超过10场,热度最高的上映周无路演。不过,近期《捕风追影》定档韩国上映后,突然官宣追加了29场韩国路演,片方可能也在能力范围内协商出补救措施。

其次是电影衍生的团综,这是电影演员最有效的综艺曝光了,可以揭晓幕后故事,让银幕角色更加立体。目前,很多粉丝在网上求《捕风追影》养子团被删掉的打戏,这些官方物料完全可以通过衍生综艺的形式曝光,会比在短视频上碎片化呈现更有效。

再次是电影演员接剧需谨慎。于适在《封神》后,接演的短集数精品剧《我的阿勒泰》,饰演野性哈萨克族少年巴太一角,比较适合他的电影银幕形象,不仅没祛魅,还吸引了很多剧集粉丝,维持住了商业代言价值。

总的来说,捧人还需看经纪公司的规划。目前,“养子团”背后的各家公司规划不一。

“胡枫”文俊辉经纪约在韩国头部娱乐公司Hybe,重心在韩国男团SEVENTEEN活动上;“仔仔”李哲坤经纪约在短剧公司九州文化;“阿威”王振威是成家班的,主业是动作指导;“小辛”林秋楠经纪约在英皇,目前算发展前景较好的一个,他与此沙在下一部戏《怒火漫延》有合体,同时也有参演《镖人》。

希望各家公司努力抓住机会,制造更多的有质感、有审美的电影男团,既能反哺电影本身票房,又能通过造星反哺产业。而且这一造星模式也适用于女团, 已经有网友呼吁《捕风追影》拍“狼女团”。或许在不久将来,我们能看到中国版的“霹雳娇娃”。

你期待有更多的电影男团或女团吗?

来源:Mtime时光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