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拍出《女巫布莱尔》的AdamWingard,到凭《X》爆火的TiWest,太多如今叫得上名的导演,早年都在这系列里练过手。
要说恐怖片界的“星探”,《V/H/S》系列绝对算一号。
从拍出《女巫布莱尔》的AdamWingard,到凭《X》爆火的TiWest,太多如今叫得上名的导演,早年都在这系列里练过手。
2025年最新作《V/H/S/Halloween》也不例外,这次被看中的是R.H.Norman和MichelinePitt。
他俩之前拍的短片《Grummy》就挺狠,找来了《M3GAN》里的小演员VioletMcGraw,把儿童恐怖玩出了花。
制片人JoshGoldbloom挑人有个标准:得敢“越级打怪”。
这话啥意思?就像Norman说的,他们拍片就奔着“要么封神要么翻车”去,绝不在安全区待着。
这种狠劲,跟《V/H/S》一贯的生猛调性简直绝配。
更绝的是,Pitt还是个“移动艺术部”,从场景到怪物造型都能一手抓,难怪Goldbloom敢押宝他俩的新片段《HomeHaunt》。
《HomeHaunt》中,有个家庭每年万圣节都在家搞恐怖迷宫,爸爸是头号狂热分子。
儿子Zach小时候挺喜欢,可长大了觉得扮怪物助手特丢人,毕竟谁愿意被同学笑呢?
但爸爸偏要他每年录迷宫开幕视频,说是家庭记忆,实则成了Zach的噩梦。
今年爸爸为了搞出“史上最吓人迷宫”,从古董店偷来张禁售的唱片。
他哪知道这唱片带诅咒,一放出来,迷宫里的怪物全活了!什么刽子手、裹尸布幽灵,全从布景变成真杀人魔。
最扎眼的还属那个绿女巫,戴尖帽子、绿皮肤,跟《绿野仙踪》里的经典形象一模一样,可这次她举着扫帚冲小孩下手,那画面光是想想就起鸡皮疙瘩。
导演怎么处理小孩遇险的戏?他们学StephenKing的《It》,没搞血腥堆砌,而是先铺足家庭温情。
比如开头拍爸爸跟Zach搭迷宫的细节,像极了Spielberg电影里的暖色调。
但转过弯就急转直下,当绿女巫的指甲划过墙壁,那种从温馨到惊悚的反差,才是最让人头皮发麻的。
说实话,绿女巫这形象太经典了,可百年来除了《绿野仙踪》,几乎没人把她往恐怖里拍。
Norman他们就琢磨:美国万圣节挂的绿女巫装饰,明明透着股阴森劲儿,咋就没人开发?
他们翻了翻老民俗,发现最早的“samhain女巫”传说本就跟死亡挂钩,《绿野仙踪》其实把她美化了。
所以《HomeHaunt》里的绿女巫,造型全按老派万圣节装饰来:破烂的黑袍子、歪歪扭扭的扫帚,连脸上的皱纹都是参考古董玩偶做的。
但恐怖感怎么来?导演给她加了个“猎杀逻辑”,专挑不信邪的人下手。
比如有个镜头,小孩对着绿女巫玩偶做鬼脸,下一秒玩偶眼睛就亮了,这种“民俗符号活过来”的设定,比凭空编个怪物更让人脊背发凉。
《V/H/S/Halloween》还没上映,Norman和Pitt就被JamesWan盯上了。
他俩首部剧情长片《Cosmetic》由Wan监制,讲的是“追求完美引发的超自然悲剧”,听着就很对Wan的胃口。
看看之前《V/H/S》走出的导演,像DavidBruckner后来拍了《夜屋》,说明这系列真是好莱坞恐怖圈的“人才池”。
更难得的是,这俩导演懂技术又懂创意。
Pitt能跟美术组聊布料材质,Norman能跟摄影组讲运镜逻辑,这种跨部门的专业度,在新人导演里不多见。
Goldbloom就说,跟他们合作“省心又刺激”,尤其是Pitt作为女性导演,在恐怖片中对“心理恐惧”的拿捏,比很多男性导演更细腻。
2025年10月3日,《V/H/S/Halloween》要在Shudder上线了。
绿女巫这次从童话书跳进恐怖片,不只是换个造型那么简单,它代表着恐怖电影对文化符号的重新解读。
当经典绿女巫举着滴血的扫帚出现在银幕上,或许我们该问:那些藏在节日装饰背后的古老传说,是不是本就该有更暗黑的模样?
来源:财如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