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疆影片《昆岗的号角》《阿克达拉》《杰米拉》《手拉手》《情归独库》入围2025乡村振兴主题电影推荐活动名单。一个个真挚感人的故事,从不同视角探寻丰收的根由,阐释着丰收的内涵,展现了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水乳交融、共建家园,推动新疆走向繁荣发展的动人历程。
代立
新疆影片《昆岗的号角》《阿克达拉》《杰米拉》《手拉手》《情归独库》入围2025乡村振兴主题电影推荐活动名单。一个个真挚感人的故事,从不同视角探寻丰收的根由,阐释着丰收的内涵,展现了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水乳交融、共建家园,推动新疆走向繁荣发展的动人历程。
不仅是这5部电影,连日来,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央媒纷纷关注自治区成立70年来的拔节成长,关注这片大地耳目一新的绚烂丰收,关注“丰收”叙事中多姿多彩的动人情节。
百年前的西瓜,叫“石山”,15公斤重的瓜有10公斤都是皮。是吴明珠培育出了“早佳8424”,让我们实现了“西瓜自由”。科技创新,是点石成金的“魔术”,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源泉,也是新疆奋力奔跑的第一驱动。在央媒视野里,新疆大地的丰收,处处饱含创新元素、彰显创新力量,绿氢和白油,光伏“蓝海”和风叶“丛林”,探向地心和绿围沙漠铺展的创新拼图,让我们增强创新自信,西部粮仓、瓜果之乡、中国棉库、塞上渔乡的价值定位,无不体现科技创新转化为发展实力的丰硕成果。
从手摘棉到机采棉,从纯靠经验到算法驱动,耕耘在一片片含新量越来越高的智慧棉田,是一代代新疆人勤劳耕耘、拼搏接力的生动写照。在新疆发展宏大叙事中,央媒格外关注“代代相传”“接力奋进”给新疆带来的变化,这也是我们砥砺奋进的密码所在。接力,就是力量的传递,智慧的累积、精神的升华。从柯柯牙绿化工程到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从付志周夫妇交棒给自己的后代,到巴依卡一家三代护边,无不是以“理想信念”为内核的接力故事,我们既能同频感受到接力的心流心跳,代代赓续的精神纽带,也能感受到生生不息的乐观自信。
“对口援疆让我们的红枣换了种法。”麦盖提县的红枣产业正在发生蝶变。援疆不仅带来了新办法、新路径、新思路,更传递着兄弟情、援疆情、家国情。新疆大地的每一季丰收,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同心同德的社会合力,跨越山海的团结开拓,都离不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枝头饱满的石榴果,像极了团结一心的我们,在推进新疆繁荣稳定中抱团聚智、合力攻坚,在促进“五个认同”“四个与共”中聚光成炬、同向而行。
“丰收”是新闻焦点、艺术主题,也是社会发展的美妙和音。丰收是幸福生活的根本保障,是接续奋斗的底气后劲,是开放发展的物质和精神基础。自治区70年的奋斗史告诉我们,今天的美好,不是从天而降,不会一蹴而就,而需要一代一代人殚精竭虑、顽强拼搏,让这片大地时和岁稔,充满青春奉献的甘醇,移山填海的果敢,守望相助的芬芳,凝心聚力的奇迹。
来源:阿克苏市零距离【x】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