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电影类评奖如何成为电影艺术“风向标”?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5 09:14 2

摘要:电影作为最具大众性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新时代的文化语境下,不仅反映着社会风貌与人民的精神世界,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电影评奖作为文艺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艺术价值的“风向标”,也是文化自信的“助推器”。评奖体系必须始终以“为人民立心”为核心价值,既

电影作为最具大众性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新时代的文化语境下,不仅反映着社会风貌与人民的精神世界,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电影评奖作为文艺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艺术价值的“风向标”,也是文化自信的“助推器”。评奖体系必须始终以“为人民立心”为核心价值,既要反映时代精神,又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人民立心:电影评奖的价值根基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文化艺术的创造者和最终评判者。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是人民的文艺。电影作为大众文化传播媒介,其根本宗旨在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反映人民的心声,展现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一部电影是否优秀,应该看它是否能够表达人民的心声、是否能在内容上真实地反映人民在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中所经历的机遇与挑战、是否能在情感上与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在评奖过程中,要注重将人民的需求、审美和评价作为重要依据,考量电影作品对于人民精神世界的观照程度,是否传递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价值观,是否有助于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从而让电影评奖成为助推电影创作朝着满足人民需要方向发展的强大动力。

扎根生活:评奖标准的实践维度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电影创作同样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感悟。鼓励那些扎根生活、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不仅是对电影创作规律的尊重,更是推动电影艺术健康发展的关键,因而电影评奖要把作品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首先,扎根生活体现在对时代脉搏的把握上。不同的历史时期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电影应该敏锐地捕捉到这些时代特征并将其融入创作中。在评奖中要重视那些能够反映时代主题、具有鲜明时代印记的电影作品。其次,一部好的电影,不仅要展现生活的表象,更要挖掘生活的本质和意义、揭示社会发展的特征和规律。评奖也要关注电影在表现生活时的艺术手法和创新能力,鼓励创作者运用多样化的电影语言和表现形式,将生活素材转化为具有艺术价值的电影作品。再者,扎根生活意味着尊重生活的多样性。电影评奖要鼓励创作者挖掘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独特魅力,展现丰富多样的社会画卷。只有这样,才能引导更多的电影创作者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创作出更多有思想深度、有生活温度的电影佳作。

守正创新:评奖机制的时代使命

守正与创新是电影评奖的一体两面。“守正”意味着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优良传统和坚持艺术规律;“创新”则要求评奖机制与时俱进,适应媒介环境变革与受众需求升级,不断进行自我革命,与新的电影形态和人民群众对评奖的新预期相适应。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电影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竞争压力,电影评奖需紧跟时代步伐,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推动电影创作的革新,挖掘和表彰更多优秀电影作品,鼓励电影人在创作手法、题材选择、表现形式等方面探索和突破。评奖机制应该关注那些勇于尝试新技术、开拓新领域的电影作品,鼓励创作者打破传统的创作模式,探索新的视听语言,为中国电影事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只有将守正与创新相结合,电影评奖才能在推动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保持中国电影的独特性和国际竞争力。

双效统一:评奖成果的现实路径

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是检验评奖成效的重要标尺。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既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又具有商品属性,只有实现双效统一,才能实现电影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效益方面,优秀的电影作品能够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对社会文明进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电影评奖应优先考虑那些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弘扬社会正气的作品。通过对这类作品的表彰和推广,可以引导电影创作者更加注重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经济效益则是电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良好的经济效益是电影产业发展的基础,一部电影如果能够取得良好的票房成绩和广泛的市场认可,不仅可以为创作者带来更多的创作资源和机会,也能够促进整个电影产业链的发展。电影评奖一方面应关注那些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的电影作品,分析其商业运作模式,为其他电影创作者提供借鉴。同时,对于一些具有创新精神和市场潜力的中小成本电影,也应给予一定的关注和支持。

崇德尚艺:评奖导向的精神引领

“德艺双馨”是文艺工作者的立身之本,也是电影评奖的精神坐标。电影评奖不仅要关注电影作品本身,还要重视对电影工作者的精神引领,营造健康向上的电影创作环境,培养高素质的电影人才队伍。对那些遵守职业道德、潜心创作的电影工作者给予肯定和鼓励,引导电影工作者努力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和艺术水平,形成风清气正的行业氛围,创作出更多经得起时代检验的优秀作品。

当评奖标准真正回归人民立场,当奖项荣誉真正属于扎根生活的创作者,中国电影才能成为繁荣发展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的磅礴力量。这不仅是电影行业的自我革新,更是一个民族通过光影铭记时代、凝聚共识的精神通路。评奖工作要发挥其在推动电影事业繁荣发展、建设文化强国中的重要作用,激励电影工作者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佳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刘京萌)

来源:光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