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3日晚,第二届金熊猫奖各项大奖在成都揭晓。《还有明天》斩获电影单元最佳影片,《山花烂漫时》获得电视剧单元最佳剧集,动画和纪录片花落各家。一只披“金”斩棘的大熊猫,它的含金量当然不止是奖杯的重量,也有着文明互鉴的分量。
第二届金熊猫上的论坛
9月13日晚,第二届金熊猫奖各项大奖在成都揭晓。《还有明天》斩获电影单元最佳影片,《山花烂漫时》获得电视剧单元最佳剧集,动画和纪录片花落各家。一只披“金”斩棘的大熊猫,它的含金量当然不止是奖杯的重量,也有着文明互鉴的分量。
在金熊猫,看到驱动文化新质生产力的硬核科技之“金”。从130年前卢米埃尔兄弟的《火车进站》,到今天的视听世界,影视的历史也是不断更迭的科技编年史。胶片取代了幻灯片,有声技术终结了默片时代,色彩渲染了黑白世界,数字影像重构了当代影视的逻辑。
科技不断拓展叙事的边界和想象疆域。在提名名单中出现的《奥本海默》让历史得以复现,《哪吒之魔童闹海》让遥远的神话重获了血肉之躯。
电影单元最佳女主角黛丽丝·韦恩伯格与最佳男主角朱一龙
“金熊猫”的“金”,是以科技之力为全球影视重金投入的研发与探索。正是有了科技驱动的文化新质生产力,才能让最天马行空的创意真正落地,让艺术与思想毫无阻滞,直抵人心。在未来,科技赋能的影视艺术必将开辟前所未有的新疆域。
在金熊猫,也能看到从本土走向全球的文化多样性宝藏,这或许是更珍贵的“重金”。第二届金熊猫参评作品中,不仅有四川和中国本土的作品,国外作品的占比较第一届有了显著提升:他们来自126个国家和地区,较首届增加22个。
越来越多的国外影视人通过金熊猫奖,看到巴蜀山水的奇崛,读懂东方哲学的韵味,感受到中国发展的脉搏。也让全球不同文化、不同主题的故事在此相聚,互相了解、倾听与拥抱。这种跨越山海的文化握手,构建了一个比任何单一文化都更为丰富多彩的人类叙事共同体。
正如资深影视人乔西·黛所说,金熊猫作为新兴奖项,让各国影视人因此相聚,为同样的故事所感动。这也是评委奥利弗·格兰让所希望的,这是世界各国通向未来的正确道路:分享、分享、再分享,方能成就彼此。
最佳影片意大利电影《还有明天》
但“金熊猫”最坚固的部分,或许是情感共鸣铸就的文明厚度。在最佳影片提名里,我们看到《奥本海默》用宏大叙事凝视着科技伦理与人类命运,《还有明天》用细腻的镜头关注女性生命尊严,《完美的日子》充满着极简主义和诗意表达,《破·地狱》用克制的语言讨论生死;《雪豹》以自然的视角关注人与自然共生的关系。
也许东方的镜头缓慢而悠长,西方的剪辑猛烈冲击着我们的感官;也许它们叙事逻辑迥异、技法风格大相径庭。它们穿着不同文化的外衣,内里却跳动着同样鲜活的脉搏——对爱的渴望、对不公的抗争、对希望的执着……
这种来自人类最深的共情的认同,是任何地域、位置、民族无法撼动的力量。一个奖项,让不同文化背景的我们,通过一个故事、一个人物、一段情感,看见彼此,理解你我。“我深切地感受到,在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怀着相同的价值观——相同的家庭观念、幸福追求与和平愿景。” 我们欣喜地看到格兰让的期望正在第二届金熊猫奖的举办现场得到实现,我们讲述截然不同的故事,却因金熊猫齐聚一堂,认出了彼此灵魂深处相同的困惑、渴望与人类辉光。
从首次亮相的惊艳到如今第二届的从容大气,“金熊猫奖”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不管奥斯卡还是威尼斯,任何在全球建立影响力的奖项都是在时间的沉淀中铸就辉煌。这只从成都走向世界的“金熊猫”,它正在昂首挺胸,走得越来越稳当,越来越宽广。
来源:前沿前端与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