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苗终于熬出头!《火遮眼》成港片救市之作?

快播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2 02:00 2

摘要:"当那个光着脚的中国男人举着带血的短刀冲进人群时,我听见后排传来倒吸冷气的声音。"刚从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疯狂午夜"单元走出来的影迷小夏,手机屏保还是散场时抓拍的画面。

"当那个光着脚的中国男人举着带血的短刀冲进人群时,我听见后排传来倒吸冷气的声音。"刚从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疯狂午夜"单元走出来的影迷小夏,手机屏保还是散场时抓拍的画面。

让电影节影迷疯狂的,正是谢苗主演的动作片《火遮眼》。

这部由江志强操盘、谷垣健治掌镜的港式动作片,在第50届多伦多电影节首映当晚,直接把"疯狂午夜"单元的屋顶给掀了。散场时,连平时最挑剔的北美影评人都红着眼眶冲剧组喊:"这才是我们要看的动作片!"

"火遮眼"三个字,本是粤语里形容人被愤怒冲昏头脑的俗语。但在片子里,它成了主角王伟(谢苗 饰)的生存状态——女儿在街头被人贩子拽走的瞬间,这个平日里守着小面馆的普通男人,眼睛里所有的温和都被撕得粉碎。

为了找女儿,他一头扎进东南亚的地下犯罪网。没有酷炫的高科技装备,没有主角光环开挂,有的只是被愤怒烧红的双眼和满身的伤口。最让我揪心的是巷战那场戏:王伟被三个持刀歹徒围在垃圾站,光着脚踩在碎玻璃上,每一步都渗出血珠。他抄起半块砖头砸翻第一个,反手夺刀捅伤第二个,最后被第三个划开胳膊时,血珠溅在镜头上,我旁边的外国小哥直接喊出声:"Holy sh*t!"

和他搭档的调查记者(乔·塔斯利姆 饰)更有意思。这哥们儿一开始盯着王伟身上的血渍直皱眉,觉得这是个"疯子";直到亲眼看见他用炒面勺敲晕人贩子,才咬着牙说:"行,算我一个。"两人从互相防备到背靠背拼杀的戏码,比那些刻意煽情的兄弟情真实十倍。

要说《火遮眼》最狠的一招,还得是背后的操盘手——江志强。这位被《时代》杂志称为"亚洲英雄"的电影人,同时也是李安、张艺谋的制片人及海外发行人,当年靠《英雄》《卧虎藏龙》把华语片推向世界,如今香港电影青黄不接,他偏要押注谢苗。

有人说谢苗是"网大逆袭"的典型,可在我看来,这是厚积薄发。

从10岁在《新少林五祖》给李连杰当儿子,到后来在网大里演了上百个硬汉角色,他等的就是这一天。记得拍《目中无人》时,他为了一场巷战戏,在零下15度的片场反复摔打,膝盖肿得像馒头还笑着说"再来一条"。现在看他在《火遮眼》里赤脚砍杀的架势,哪像网大出来的?分明是把二十年攒的功夫,全使在这部片子里了。

导演谷垣健治更是给动作戏上了双保险。这位甄家班出来的日籍动作指导,拿过香港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最擅长把传统武术和实战技巧揉在一起。

片子里和谢苗死磕的印尼杀手雅彦·鲁伊安更绝——这哥们儿从小练班卡苏拉,给印尼总统当过保镖,打起架来根本不像演的。有场刀战戏,两人从楼梯打到天台,短刀相碰的声音比心跳还密,我数了数,整整17个回合没停,最后谢苗的刀插进对方肩膀时,全场响起"哇"的惊叹。

外媒评价《火遮眼》时,用了个特别有意思的说法:"导演拿着《误杀》的剧本,却拍出了《突袭》的味道。"确实,和现在很多动作片依赖特效、慢镜头不同,这部片子的打戏全是实打实的"干货"——近身搏击占了70%,枪斗术场景用了真枪装空包弹,连刀战时的刀痕都是后期一道道P上去的(因为实拍太危险)。

最让我感慨的是谢苗的那双脚。全片他从开场追人到结尾决战,始终光着脚。问了业内朋友才知道,这是导演特意要求的:"光脚打斗更有代入感,观众能看清他的脚趾抠进泥土,能听见鞋底摩擦地面的声音,这种真实感能让人忘了是在看电影。"

现在回头看,这部片子的意义早就超出了一部电影本身。当洪金宝坐着轮椅出席活动,李连杰转向慈善,成龙忙着拍喜剧,谁来扛港式动作片的大旗?谢苗用《火遮眼》给出了答案——不是靠流量,不是靠噱头,是靠拳拳到肉的真功夫,是靠藏在镜头后的热血,是靠二十年来对动作片的那股子"死磕"劲儿。

听说现在海外发行方已经在谈《火遮眼》的全球上映,国内影迷更是在各个平台刷屏"求引进"。有个老影迷在超话里写:"当年看李连杰《黄飞鸿》热血沸腾,后来看甄子丹《导火线》热泪盈眶,现在看谢苗《火遮眼》,终于又有了一种'港片还能打'的期待。"

多伦多的掌声还在耳边响着,我盯着手机里谢苗举着奖杯的照片突然明白:所谓港片的复兴,从来不是靠某个人的英雄主义,而是靠像谢苗这样的"守灯人",把当年那团火重新点燃,再传给下一代。而《火遮眼》,或许就是那根关键的火柴。

来源:小南粤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