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新力量”新在哪里?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2 22:02 3

摘要:近年来,一批青年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等在电影市场崭露头角,他们凭借新颖的叙事方式和多元的类型表达,推出了一批叫好又叫座的作品,证明了其强大创造力与市场号召力,成为中国影坛令人瞩目的“新力量”。

电影的生命力,永远在于新鲜血液的奔涌。

近年来,一批青年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等在电影市场崭露头角,他们凭借新颖的叙事方式和多元的类型表达,推出了一批叫好又叫座的作品,证明了其强大创造力与市场号召力,成为中国影坛令人瞩目的“新力量”。

“新力量”新在哪里?他们的创作风格有何不同?他们何以获得市场认可?从近期举办的第八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2025海浪电影周新浪潮论坛中,感悟中国电影“新力量”的创作之道。

叙事方式新颖

一段时间以来,青年电影人坚持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的创作导向,在叙事方式上不断求新,推出了一批有生命力、感染力的艺术作品。

聚焦宏大题材,进行微观叙事——

申奥执导的《南京照相馆》选择聚焦大背景下的小切口,从一间照相馆、几个小人物切入,再现了南京大屠杀期间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上映以来引发社会热议。

“人民史观是影片创作之本。我们用微观表达代替宏大叙事,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小人物形象,呈现人物之间的真实情感。”影片编剧许渌洋说。

近年来,青年电影人积极参与承担《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万里归途》等重点影片创作任务,以新主流电影的鲜明特色弘扬核心价值观,赢得观众赞誉。

围绕传统经典,作出创新阐释——

《浪浪山小妖怪》对准“西游”文本里少人问津的无名之辈,讲述了一段荒诞离奇、笑泪交织的取经故事;《聊斋:兰若寺》以全新的“井下故事”串联起原著5个短篇,在主题设定和情感浓度上层层递进……青年电影人大胆用新叙事作新阐释。

观众在山东临沂一家电影院的宣传海报前走过。新华社发(武纪全摄)

对准现实生活,追求剧情出新——

申奥执导的《孤注一掷》聚焦电信诈骗这一议题,紧扣社会热点,引发观众共鸣;杨子自编自导的《捕风追影》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传统警匪片的基础上加入运用AI技术的桥段……一批现实题材电影敏锐抓住观众所思所想,用新创作反映社会新现象。

作品“接地气”,方能“有人气”。导演戴墨曾多次携带电影《三大队》到海外交流,他发现这部取材自一线刑警真实故事的影片获得不少海外观众的喜爱。

“我们创作时保留了故事原有的时代印记,让观众产生代入感。”戴墨认为,电影创作既要回归生活本质,又要寻求全球观众共通的情感和价值,才能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故事。

表达多元丰富

受互联网影响,年轻一代观众对电影作品有着较高期待。“新力量”与当下观众联系更紧密,在类型表达、视听语言、服务体验上不断探索创新,满足观众新诉求。

小朋友在浙江嘉兴一家影城等候观影。新华社发(金鹏摄)

类型表达更多样——

以《长安三万里》、“哪吒”系列为代表的国产动画电影斩获佳绩,“流浪地球”系列等科幻电影强势崛起;今年暑期档战争、历史等题材类型表现亮眼……紧随观众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市场供给正从单一爆款依赖转向多类型并行。

“近两年来,越来越多不同类型的动画电影被观众接纳。动画作为叙事载体,其承载各类故事的可能性被极大拓宽。”参与执导《聊斋:兰若寺》的黄鹤宇对此深有感触。

眼下黄鹤宇正和邹靖共同执导追光动画新作《水浒1:风雪山神庙》。“从《聊斋:兰若寺》‘画皮’篇章的宋画意境,到‘水浒’的‘悲愤’美学,我们持续探索不同的美学风格,为观众带来更多体验。”

视听语言更精彩——

《哪吒2》动员了4000余名动画人制作近2000个特效镜头,打造出接近真人电影的写实质感;《聊斋:兰若寺》创新打造毛毡风格画面,彰显民族特色……以年轻人为主力的中国动画创作者与国际接轨、与年轻观众接轨,持续创新电影技术运用与表达。

光影体验更丰富——

电影的魅力,不仅停留于银幕。从提升观影仪式感的“罗小黑主题影城”,到售卖周边文创的主题快闪店,《罗小黑战记2》主创积极探索“罗小黑”IP长线运营。

“快闪活动期间共推出116款周边衍生品,累计销量近14万件。”该作品制片人丛芳冰说,希望通过各类活动让电影真正融入观众生活,成为观众情感记忆的一部分。

这个夏天,动画电影不仅口碑好、热度高,多部影片主创迎合年轻观众偏好,主动谋划周边衍生品开发,以影片热映带动了文创热销。

助力新人成长

向“新”发力、逐“新”而行成为行业共识。

由中宣部电影局主办的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每届都邀请一批青年电影人与会。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的“青葱计划”、中国电影家协会等的“谢晋青年电影扶持计划”、金鸡创投的“学子计划”、广东的“繁星计划”、海南的“青椰计划”……在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的引领下,各地、各协会、各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发掘培育电影新人。

在武汉市百丽宫影城,观众准备观看电影。新华社发(赵军摄)

海浪电影周期间,30位青年导演获得爱奇艺第二届“爆前先锋导演之夜”多项荣誉,23部短片、4部长片与2部“爆前计划”最新孵化项目获得现场推荐。

“致力于发现新人,我们打造了‘燎原计划’‘爆前计划’‘大片计划’。”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介绍,该项目将为优秀内容创作者提供从作品开发到落地的全链条支持,目前“燎原计划”已有10部作品开机,“大片计划”片单中就有暑期档热映电影《捕风追影》。

从短片到长片,从作者性电影到商业大片,从流媒体走向院线,从电影节展走向更大舞台……通过各类创投项目、扶持计划,青年电影人获得更多“被看见”的机会和更清晰的成长路径。

郭帆在中国电影工业化道路上持续探索,大鹏在现实题材上深入钻研,韩延在推出“生命三部曲”后尝试操刀科幻电影……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创办10多年来,诸多与会电影人从“新力量”成长为中坚力量,拥有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中宣部电影局主持日常工作的副局长毛羽表示,一批又一批的“新力量”让中国电影异彩纷呈。电影“新力量”要拥抱观众变化,迎接技术变革,敢于创新表达,讲好中国故事,为建成电影强国贡献青春智慧。

责任编辑:王亚楠

来源:观海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