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82年,孙道临在为上海电影台的国庆节目担任报幕时,与秦怡谈及将话剧改编为影视片,随后上报上影厂领导,决定将《雷雨》搬上大银幕。开拍前,孙道临专门去天津参观原租界地的名人旧宅,将周宅设计为罗马式又掺杂中国风味的建筑,体现周朴园的性格和时代特征。
老电影《雷雨》由上海电影制片厂于1984年拍摄,孙道临执导并主演周朴园,影片从策划到拍摄完成历经数年,有许多精彩的拍摄故事。
1982年,孙道临在为上海电影台的国庆节目担任报幕时,与秦怡谈及将话剧改编为影视片,随后上报上影厂领导,决定将《雷雨》搬上大银幕。开拍前,孙道临专门去天津参观原租界地的名人旧宅,将周宅设计为罗马式又掺杂中国风味的建筑,体现周朴园的性格和时代特征。
孙道临多次拜访曹禺,探讨改编事宜。曹禺主张电影应突破舞台剧限制,实行电影化。孙道临在改编时,既忠实于原著,又通过丰富细节、增加外景等方式,打破“三一律”的舞台局限,让观众感觉不是在看舞台剧。
影片汇聚了众多当红影星,如顾永菲扮演繁漪、张瑜扮演四凤、马晓伟扮演周萍、秦怡扮演鲁妈等,这些演员都是孙道临经过反复筛选后邀请加盟的,为影片质量提供了保障。
这是孙道临首次执导影片,他对细节要求极高。在选择实景和设计内景时,剧组花费了很多心血,如周家的楼梯大厅是在上海科技会堂拍摄的,美术设计师还专门在大厅正中加工了一个高一米八,烟囱直通平顶的壁炉,以拍摄出大厅的威压感和空虚感。
孙道临在拍摄中悉心指导演员。例如,他让扮演繁漪的顾永菲多看看李清照的诗词,以塑造出繁漪婉约、优雅、深情的特质。拍摄繁漪的第一场戏时,孙道临从脚部特写开始,要求其走出特定节奏。
影片公映后,虽有评论界认为其“戏剧味浓”,是“一次不成功的挑战”,但整体上较好地体现了曹禺原作的精髓,故事紧凑,激情饱满,人物表演生活化,孙道临也凭借此片积累了导演经验,之后又执导了《非常大总统》《詹天佑》等影片。
来源:陇东漫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