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7号,《再见,坏蛋》灰溜溜撤档,上映六天,连一个小网红的广告费都没赚回来。
观众对吴京的耐心,终于被26.7万元摁在地上碾压。
8月27号,《再见,坏蛋》灰溜溜撤档,上映六天,连一个小网红的广告费都没赚回来。
我盯着手机上的票房截图,脑子里就一个问号:这还是当年那个把《战狼2》轰到56亿的吴京吗?
片子撤得悄无声息,影院大堂的海报像过期传单,被保洁阿姨一撕就完。
吴京自己在微博喊了半个月的“支持国产”,连郭帆都出来摇旗,结果评论里全是“别再拿爱国当票房密码”。
我第一次见到抵制写在了实时票房上,数字跌得比K线图还直。
怪谁?
怪他自己把红线踩出了连环车祸。
先聊那场2017年的采访,“坦克没后视镜”“黑哥们语言不通”——我听着尬得脚趾抠地,话一出口就钉在互联网的耻辱柱上。
后面更离谱,代言中兴却拿着苹果被街拍,团队洗地说“自用”跟“代言”两码事,谁信?
观众不傻,掏钱买票前先翻旧账,一翻全是雷。
人设这块他其实早就塌。
李连杰当年拉他一把,留了一句实在话:夹着尾巴做人。
他没听。
拍《镖人》时张嘴就“李连杰”,三个字蹦得跟喊外卖一样,网友锤他一顿才改口“杰哥”。
他好像永远学不会把尊重挂在嘴上,更不懂谦卑也能长票房。
胡歌、张译被他“无意”点评几次,现场笑声还没停,社交平台骂战就起火了。
雪上加霜的是,《镖人》女主那尔那茜又被挖出“教育特权”和违约的旧闻,观众一口气把片子拉进黑名单。
换陈丽君补拍也救不回来,因为海报最中间那张脸还是吴京,他这张脸现在自带负面buff。
说到底,不是观众翻脸快,而是吴京的“爱国滤镜”碎得彻底。
以前一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能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现在听到只剩抠脚尴尬。
大家进电影院不是想被教育,是想图个开心;一旦发现你拿情绪当提款机,情绪就反噬。
下一步他要是还端着“硬汉”架子炒冷饭,票只会更难卖。
想翻身,先把姿态掰回到一个普通人,别再把国家当护身符,把同行当下属。
否则下一部电影,就不叫《再见,坏蛋》,而该叫《再也不见,吴京》。
来源:city电影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