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观众看《南京照相馆》后反思历史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0 05:17 1

摘要:近日,一位日本的博主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他的朋友在我国观看《南京照相馆》之后的感受,他朋友说:"当时的局势,日本人的傲慢,中国人的绝望和愤怒……我觉得它基于大量的资料和证言,被精准的刻画了出来。它太过真实,以至于我对如今日本人的冷漠、无知和对历史的歪曲感感到愤

日本网友在其国内分享《南京照相馆》观后感,并引发日本人热议

近日,一位日本的博主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他的朋友在我国观看《南京照相馆》之后的感受,他朋友说:"当时的局势,日本人的傲慢,中国人的绝望和愤怒……我觉得它基于大量的资料和证言,被精准的刻画了出来。它太过真实,以至于我对如今日本人的冷漠、无知和对历史的歪曲感感到愤怒。就连我,作为一个日本人,也如此。"

这部电影像一把钝刀,缓缓划开记忆的表层,不靠夸张的音效或血腥的画面,而是用沉默的镜头、斑驳的老照片、街头巷尾的低语,把人拉回那个冬天。银幕上的每一帧都像是从旧相册里翻出来的,带着尘埃和温度。有人站在照相馆门口整理衣领,有人默默抱着孩子,眼神空洞地望着镜头——他们不知道,这或许就是最后一张全家福。

那位日本观众说,他坐在影院里,手心出汗,不敢抬头看周围人的脸。不是因为羞耻,而是害怕看到冷漠。他从小接受的历史教育里,战争只是模糊的一笔,仿佛一场遥远的自然灾害。可当他在电影中看到那些名字、地址、幸存者颤抖的声音,他才意识到,那不是数据,是活生生的人。他曾以为自己了解历史,其实一直生活在回避之中。

他的朋友回国后写下这段话,语气平静却沉重。他说,最让他难过的不是影片呈现的残酷,而是想到今天仍有许多人选择视而不见。有些长辈坚持说“没那么严重”,有些媒体轻描淡写地称其为“战争中的不幸事件”。可当他看到一个老人在片中讲述如何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指甲缝里还嵌着亲人的血肉时,他知道,任何淡化都是对苦难的二次伤害。

这条帖子在日本网络上传开后,不少年轻人留言说想去中国看看这部片子。有人问哪里能买到票,有人说愿意自费旅行只为进一次电影院。他们并不否认自己的国家曾犯下过错,反而正因为是日本人,更想直面那段被遮蔽的过去。有人写道:“我们没有经历那场战争,但我们的沉默,就是在延续伤害。”

当然,也有声音试图反驳。有人指责这是“反日 propaganda”,有人嘲讽“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还提干嘛”。这些言论像阴影一样缠绕在网络角落,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站出来回应:正视历史不是背叛国家,恰恰是为了不让悲剧重演。真正的爱国,是让下一代活得更有良知。

我在看完这些讨论后,心里五味杂陈。我们这一代人,不曾亲历战火,却背负着祖辈的记忆。有时候走在南京的街口,看着梧桐树影洒在石板路上,很难想象这里曾响起过哭喊与枪声。可每年12月13日的警报一响,整座城市静止那一刻,你就知道,有些东西从未真正走远。

对于那些愿意倾听真相的日本人,我心里是感激的。他们跨过语言和文化的隔阂,主动靠近一段令人心痛的往事,这份勇气值得尊重。仇恨解决不了问题,但它也不会凭空消失。只有当加害方愿意承认伤疤的存在,受害者才有机会真正愈合。

历史不会说话,但它留在风里、碑上、老屋的墙缝中。我们记录它,不是为了延续怨恨,而是为了让光能照进黑暗的角落。每一个敢于直视深渊的人,都在为未来点亮一盏灯。

来源:小模型数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