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上映未删减版!网友看完预告直接沉默,残忍到不忍直视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1 02:31 1

摘要:央视等多家官方媒体都纷纷转发宣传,电影还没有开始预售,就引起了超高的热度,预售之后票房更是蹭蹭往上涨,所有人都在抢着买票,想要看看当年被藏起来的血淋淋的真相,把那些被删掉的记忆重新刻进自己的骨子里。

大家都知道,以前影视作品里是不允许出现过于暴力、血腥的镜头的。

但这次《731》这部电影不一样,它的所有镜头一帧没删。

央视等多家官方媒体都纷纷转发宣传,电影还没有开始预售,就引起了超高的热度,预售之后票房更是蹭蹭往上涨,所有人都在抢着买票,想要看看当年被藏起来的血淋淋的真相,把那些被删掉的记忆重新刻进自己的骨子里。

9月18日,《731》在哈尔滨准时上映了。选在“九一八”纪念日公映,就是特意挑这个日子提醒大家:九一八可是永远都要记着的时刻。

预告片一出来,争议也跟着来了。尸体堆成山、拿活人做实验、解剖孕妇、小孩儿的哭喊声,每一幕都让人看了难受。影片用125分钟的未删减镜头,把教科书里的几句“细菌战”还原成一幕幕惨无人道的场景。

片方直接不设营销点,不把这事娱乐化,还贴上了明确标签——未满18岁的观众谨慎观看。

很多人就问了,为什么要拍这么“血腥”的片子呢?导演赵林山说:“这段历史,本来就不适合用舒适的方式去看。”

这可不只是一部电影,它就像是一份历史档案,是一场迟到太久的“伸冤”。

电影刚开始拍的时候,曝光了一些花絮照片,结果一直有人举报尺度太大、血腥暴力了。所以在好几次都要上映的时候,又被迫撤下来。

好在现在终于顺顺利利地上映了。要让大家看到真相,是制作人申请多次无法播出,却依旧要坚持的原因。

影片正式上映前,片方发布了一组名为《无声之证》的海报。海报画面惨不忍睹,图像还有点模糊,看着像是艺术设计,其实是因为这些海报全都来自真实的历史照片。

一张海报里实验台上被绑着一个男人,另一张是冻伤后变黑的手,这些照片原件编号是“731-042”,是哈尔滨与沈阳档案馆一起修复的。

每张海报下都标着拍摄时间、地点还有拍摄者是谁。它们可不是普通的宣传物料,而是实实在在的历史证物。

导演赵林山花了11年跑到日本去取证,从上百万字的档案中找故意被日本藏起来的真相,他去了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美国国家档案馆,甚至在东京街头找当年做实验那些人的后代。他坚决不虚构,所有细节都来自原始档案记录。

预告片里,狼狗的狂吠、孩子的啼哭、无辜百姓排着队走向那座“人间地狱”,每一个镜头都让人绝望又压抑,画面里那些灭绝人性、令人发指的血腥场面,强烈地冲击着观众的生理与心理承受能力。

看完预告片,大家都觉得特别吓人,浑身直发凉。我们想象不到,当年我们的先辈们在经历这些折磨的时候,内心有多绝望。

我们越是痛苦,越要记住当年中国先辈们所受的非人的折磨。正片中的活取心脏、活剥人脑、把胃切掉、把手砍掉抹细菌等等,这些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事。

数不清的的男女老少,包括孕妇,都在这场实验中丢了命,而他们死前还要经历活生生的折磨,这比南京大屠杀更残忍。

到最后,他们连自己叫什么都没留下,只剩一串串冰冷的数字,上面全是他们生前受过的折磨。

影片最后,镜头转到了1946年的东京审判。字幕打出:“石井四郎等人未被追责,美方获得全部实验档案。”

这是影片中最沉重的一幕,也是赵林山非得拍这部电影的原因之一。战后,美国以“换资料”为条件,不追究对731部队核心成员的责任。这段历史,就这么被藏了好长时间。

赵林山在电影里直接把档案复印件放到屏幕上。让观众自己去看、去想、去判断。他这种冷静的处理办法,比情绪化的控诉更让人感到冲击。

片尾没有音乐,只有一阵刺耳的警报声。这声音是从哈尔滨市档案馆找来的,是1939年细菌战实验泄露时的真实录音。赵林山把这个声音直接放在片尾,声音一出来,全场安静得只能听见大家的呼吸声。

哈尔滨的一个影院组织了《731》“老兵专场”,邀请了好多亲身经历过这些事的军人。一位90岁的老兵坐着轮椅进场,看完电影慢慢站起来说:“我当年就在那儿。”有网友说:“电影之外,还有沉默的证人。”

很多高校和企业也将观影《731》当成教育活动。有大学老师在社交平台感慨:“以前学生在教室里背‘勿忘国耻’,根本不明白这几个字背后有多少先辈的血和泪。现在看了电影,他们才能深深体会到‘国耻’这俩字到底有多沉重。”

我们记住这些痛苦,是为了以后都不再疼。

《731》没有讲英雄,也没有说胜利,连背景音乐也没有配。它只是把一段被掩埋的历史,一页页翻开,让观众看到历史的真相。

电影《731》9月18日上映,导演: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仇恨”,是为了“和平”.扬子晚报.2025-09-04

来源:小南粤事

相关推荐